“異心哪——”朱永興苦笑一聲,沉思良久,方才緩緩說道:“便是張心知了。如果他的人頭能讓別人醒悟,也算是死有所值。”
葉虎心中並不滿意,張了張嘴,還是把話嚥了回去。
“和宣教司配合好,小事大影響,從此便絕了他們的心思。”朱永興繼續交代著重點,“倘若還是執迷不悟,便是千夫所指、人所唾棄的下場。”
“屬下明白了,請殿下放心。”葉虎躬身聽教。
“江南的策反工作可以加強。”朱永興停頓了一下,話題轉到了現在的戰事,“先沿海,再內陸。趁著人心動搖的時機,儘量配合我軍的攻掠,以擴大影響。”
葉虎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昔日江南士人多有與東南延平王、舟山張尚書聯絡者,不知殿下以為可用否?”
“哪些士人,可有名姓?”朱永興淡淡地問道。
在明末清初,也許是變幻無常的環境,也許是腥風血雨的恐懼,很多人的行為前後矛盾,反覆無常,令人難以理解。
比如李成棟,先是屠夫,後又反正,以身殉國;比如錢謙益,在弘光時期見風使舵、恬不知恥,清軍攻來後又腆顏剃髮,主動投降,並做了高官。但在京城僅半年,他又稱病回家,秘密投身於反清復明的洪流之中。
順治三年冬,好友黃毓祺反清起事,急需錢糧,希望他能慷慨解囊。錢謙益二話沒說,馬上照辦。不料事情敗露,錢謙益被捕入獄。出獄後,他“賊心不死”,又從順治七年起,多次冒險趕赴金華,策反總兵馬進寶。此間,他多次入獄,但始終不改其志,與姚志卓等人聯絡東南、西南抗清勢力,策劃了長江之役。
在行動之外,錢謙益還用自己的筆鞭撻滿人,咒罵其為“奴”、“虜”、“雜種”等等,大力頌揚抗清志士的英勇事蹟,與之前那個貪生怕死的錢謙益判若兩人。
追根究底,還是人性未泯滅,良心未盡喪。滿人的嗜殺本性和無數漢人志士的寧死不降,再加上別人對他綿綿不斷的羞辱和恥笑,使錢謙益內心所剩不多的良心覺悟了。因此,晚年的他明知有殺頭的風險,依然奮力抗爭,算是多少安慰了自己的良心。
“當錢謙益往北充修明史副總裁,留居南京的柳氏與人通姦,其子憤之,鳴官究懲。等到錢謙益回來,怒罵其子‘國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節,乃以不能守身責一女子耶?’從此不與其子相見。”葉虎陳述了一些文人的名姓,又講了一個類似於笑話的小故事。
“呵呵,這錢謙益倒是真心悔悟了。”朱永興莞爾一笑,沉思半晌,說道:“既然錢謙益有幡然之舉,也贏得了呂留良、黃宗羲等人的原諒,那孤也不好苛責。對了,那柳氏便是柳如是吧?”
“正是有河東君之稱的柳如是。”葉虎稍有些驚訝,柳如是乃秦淮八豔之一,但這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朱永興竟能直叫出其姓名。
“有意思。”朱永興倒是很讚賞的樣子,柳如是出於風塵,但風骨卻堪比士大夫,著實難得,“嗯,待孤好好想一想,明天給你答覆。”
“是。”葉虎見朱永興再無交代,便告退而出。
呂留良、黃宗羲、顧炎武,這些大名都為朱永興所熟悉。錢謙益雖人品不好,但在學問上卻不差於以上幾位,詩人、史學家、文章家、收藏家……曾被稱為王弇州(世貞)後文壇最負盛名之人。
朱永興不是沒意識到自己手下缺乏名士大儒撐門面,但一直忙碌於賺錢、治政、軍事,便不得不暫時擱置收攏人才的想法。
其實,在朱永興心裡,一直想著組成一套文學班子,做好兩項工作。一是著明史,二是立新儒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這只是其一。而給一些歷史問題定性、定論,則是長治久安的深遠考慮。比如大西軍,比如十三家,他們當初的起義是什麼性質,是官逼民反,是為飢寒所迫求生存,還是匪賊蜂起?相比之下,十三家的思想包袱顯然更重,畢竟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帝。如何能徹底安定其心,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朱永興現在做得不錯,但他們會不會擔心以後呢,翻臉無情,歷史上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還歷史以真實的面目,其中還涉及到明朝的各種政策,說明其非,才能證明改革的必要性,這也是為朱永興提供改革所需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