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要保持一定距離,這是組織原則。”
趙秉臣部長接著說:“古人讚美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你們就是具有這種高尚品格的共產黨員!”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十一章.鴉片黑糧金融戰
一.
在最貧瘠的土地上盛開著最美麗的花,那強悍的生命力,美麗的容顏百花為之讚歎。
沒人喝彩,沒人喜愛,櫻粟花,在默默流淚。
平平淡淡的在生死裡輪迴。
可是櫻粟,有花的美,卻也有含毒的魅,不知道這到底是誰強加給它的罪。
微風撫來,撩起殘亂的花蕾,風中的它是這麼的可愛嬌柔,對著你笑,對著你招手,你不由自主的走過來,想抓住,想把它擁入懷中。
鴉片深刻而全面地侵入到中國社會的肌體,影響著政治、經濟,軍事和人民生活。到了民國時期,因政令不一,割據盛行,中央和地方的軍閥為擴大地盤,競相縱容並鼓勵種植罌粟,形成軍閥武裝—地盤—鴉片的惡性迴圈,以至百業凋敝,田土荒蕪,煙館遍地,民不聊生。
煙土被稱為“黑糧”,吸毒成為民族部分人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不少的國人的生計,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賴各類毒品,而五花八門的煙稅更是成為中央和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各種政治勢力為爭奪罌粟種植地,鴉片運輸通道和豐厚的煙稅而連年混戰。
只不過是當這個魔鬼有意地或者無意地將他們給纏上時,他們變得屈辱,變得墮落,變得瘋狂,變得絕望。
但是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應該獲得尊重,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他們吸毒而去傷害或是踐踏!
毒品的販賣和吸食威脅著根據地的政治和軍事工作。
趙秉臣部長告訴陳穎弘:“從表面看,毒販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地方差價利潤而進行販毒的,但大多數來自敵佔區的毒販則是另有任務。
這些人往往受託於偽政府之命,一方面透過販毒的方式盜回我區有用物資,另一方面毒販在毒品販運過程中有意收集根據地內大量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並彙報於敵人。
毒品的源頭大部分來自上海。
你們如有條件希望幫我們從源頭扼制。”
“毒品很大程度上擾亂了蘇北根據地的經濟秩序。
儘管蘇北根據地對於毒品販運和買賣查禁的十分嚴格,但是根據地內的少數商販,甚至是返家的榮譽軍人為了高額利潤而不顧政府禁令,暗中販運,藏匿和買賣毒品。
據《新華日報》報道,奸商走私販毒十分猖獗,市場上私藏鴉片等毒品的商號竟佔全部商號的二分之一,個別商號藏毒達數十兩之多。
個別商人還利用根據商業貸款專做出入口貿易,出口的是糧食,進口的卻是煙土。”
鴉片毒化還伴隨著日偽軍的金融戰。
對於毒品的吸食和販運,日偽政府以名目繁多的煙毒稅進行徵收。
而且吸食毒品還導致當地百姓的口袋進一步被掏空。”
二.
當時在蘇北根據地毒販販毒手法非常隱蔽,手段也多種多樣,有的是將煙毒藏在帶有夾層的船艙底部,有的藏在挖空的貨品中,有的是“將大包料面偽裝在瓜果內”,有的將毒品藏入女人懷內,有的是“將錫筒裝入料面藏入身體的肛門內”,更有甚者將動物的內臟掏空,藏毒品於內。
地域廣闊而地理環境複雜的蘇北根據地在面對行蹤詭秘,隱蔽較深的毒販和吸毒者時,如果單純依靠邊防機構和政府機關的查禁,顯然是不能最有效的肅清根據地之毒禍,因此根據地積極發動群眾禁毒。
一些軍事性的群眾組織在地方政府的帶領下,深入第一線直接參與禁毒工作。
為了加強對鴉片的價格壟斷,日本鬼子對淪陷區鴉片實行專賣,並設有專門收購鴉片的貿易機構。
日本在華從事鴉片生產與貿易就是一種滲透和腐化中國社會各階層的“軟式”手法,它與“硬式”手法相互配合,目的都是要瓦解中國的抗日意志和抗日精神。
侵華日軍所到之處,必然帶來鴉片的大量種植與貿易。
日軍侵入江南後,除准許公開販賣和吸食鴉片,嗎啡,海洛因等毒品外,還強迫淪陷區人民大量運輸鴉片,並透過縱容人們吸食毒品來疲憊其肢體,弱化其抗日意志。
他們以鴉片等毒物收買漢奸,蒐集情報,組建偽政權和偽軍,實現用中國人打中國的侵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