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爾與蔣介石再次見面。
蔣介石向馬歇爾要求,除了前兩個軍之外,美國再幫助增運兩個軍去東北。
馬歇爾知道幫蔣介石運兵過多,會導致內戰加劇,當即拒絕了這一要求。
接著馬歇爾安排與周恩來見面。
經過幾番商談,周恩來答應接受國民黨提出的在談判之前讓出長春的要求。
但必須採取幾條措施:將雙方緊密接觸的部隊分割開來。
禁止雙方調動軍隊。
解決交通問題。
派遣軍調部執行小組到雙方緊密接觸地點和主要鐵路沿線。
當時東北絕大部分地區都已在中共控制之下,讓出一個長春市不會影響中共在東北建立根據地。
在馬歇爾調處下,雙方終於約定,蔣介石,毛澤東都給各自部隊下達命令:6月7日正午休戰。
與此同時,重新開始談判。
二.
1945 年 5月,鄭介民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後又擔任國防部第二廳廳長。
他被人稱為“老成持重”,實際上在舊社會里這句話幾乎和“老奸巨猾”相等。
他一向怕負責,什麼事都是含含糊糊,不作肯定答覆。
朋友託他幫忙,部下向他請示,他總是用模稜兩可的語句來回答,對重大問題生怕負一點責。
他怕得罪當朝權貴,處處總是盡力忍讓,很少看到他和別人強硬過一下。
他在和毛人鳳爭權奪利的鬥爭中,也總是暗中指使他的親信去對付毛派,他自己見到毛時總是笑容滿面,從不露不愉之色。
鄭曾幾次從北平回到重慶主持軍統局局務會議。
參加會議的大特務都希望他向各方面去疏通一下。
他怕別人把攻擊目標轉到他身上,因而對這問題一直不作正面回答,只說些什麼“過去對敵不夠狠,對內不夠和,所以弄成這種情況”。
他提出,今後對付共產黨,不在乎人多,而是要精幹一些的。
實際上,他是同意裁員縮編的。
大漢奸周佛海不僅在抗日時期替軍統做工作,在淪陷區打擊共產黨和新四軍,勝利後又替軍統佈置接收,勾結日軍阻止新四軍進入上海,南京,為軍統出過不少的力。
勝利後,戴笠把周佛海和丁默邨,羅君強,楊惺華等人都送到重慶保護起來,可以不受法律制裁。
當時各方面對此均表不滿,輿論譁然,戴都置之不理。
鄭接任後,便不願再替周等背過,而把周等從重慶送回南京交由法院審辦。
原來由蔣介石派到南京去和敵偽聯絡的唐某某,瞭解周佛海過去對國民黨有過不少“貢獻”,便找鄭為周說話。
鄭推說:“要由領袖來決定,我不能管。”
當時保密局也有些特務向鄭指出,如果把周槍決了,以後誰肯再賣力?
他回答很簡單:“那是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鄭介民貪汙斂財的手段是相當“高明”的。
他自己一向假裝“清廉”,他的部下誰也不敢直接向他去行賄送禮。
實際上,他是一個貪汙能人,自己卻不經手,而由他老婆柯淑芬出面。
他裝出一副怕老婆怕到極點的樣子,想使人相信他是沒法奈何她,萬一事情發作,他又可假裝完全不知而不負責任。
所以別人當面說他怕老婆,他總是笑容滿面地承認,有時還故作解嘲地說:
“怕老婆有好處,可以省麻煩。”
毛人鳳曾說過,如果不是蔣介石一意袒護軍統,盡力保留這個組織,連以後保密局這樣的局面都不可能存在。
毛說,鄭只是做了現成的局長,沒有出過一點力。
說實話,對於蒐集鄭介民的材料陳穎弘她們還是很上心的,不單單是因為毛人鳳把她們在上海被外放的責任推給鄭介民,主要是要得到蔣介石,毛人鳳的信任,就要使他們內鬥,這樣才能更好地儲存自己。
第一三三章。 安平鎮事件
一。
南有楓橋;北有香河";; 香河歷來政治穩定,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社會和諧,香河縣地處京津冀交匯處,素有北京“金三角”之美譽。
平原沃野,綠水碧波,林網密佈,營造了香河綠色的宜人環境。
四面小河環繞,水中芰荷盛開,景色秀麗,香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