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潔要從實際效果出發,簡得適當,恰到好處。否則,硬是掐頭去尾,只能捉襟見肘,掛一漏萬,得不償失。應予承認,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簡短的語言有時很難將相當複雜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達出來。與人交往,過簡的語言則有礙於相互間的瞭解,有礙心靈的溝通。同時,簡短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鄒韜奮先生在公祭魯迅先生的大會上只講了一句話,短得無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演說長達15分鐘,卻也是世界公認的短小精悍的演講。總之,簡短應以精當為前提,該繁則繁,能簡則簡。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夠做到言簡意賅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要學會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並善於綜合概括。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交流語言,才能準確、精闢,有力度,有魅力。
第二,同時還應儘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詞彙
福樓拜曾告誡人們:〃任何事物都只有一個名詞來稱呼,只有一個動詞標誌它的動作,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如果講話者詞彙貧乏,說話時即使搜腸刮肚,也絕不會有精彩的談吐。〃
第三,〃刪繁就簡〃也是培養說話簡潔明快的一種有效方法
說話要簡練,最好把複雜的話能夠簡單地說出來。這樣才會明白易懂,使大家都愛聽。
人們最討厭廢話連篇,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的人。言簡意賅,不說廢話,這樣才顯得說話的人幹練,所以,在與人交往時,要注意說話要簡潔一點,這樣才能夠處處受到人們的歡迎。
第15節:求神要看佛,說話要看人(1)
1。求神要看佛,說話要看人
有句俗話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辭表達的內容和方式要因人而異,符合接受物件的脾氣性格,才有可能產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效果。我們在與別人交流時,也要注意因人而異,講究〃求神看佛,說話看人〃。
性格外向的人易於〃喜形於色〃,性格內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談話,你可以侃侃而談;同性格內向的人談話,則應注意循循善誘。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來回答他的問題。有一次,孔子的學生仲由問:〃聽到了,就可以去幹嗎?〃孔子回答說:〃不能。〃另一個學生冉求也問同樣的問題:〃聽到了,就可以去幹嗎?〃孔子的回答是:〃那當然,去幹吧!〃公西華聽了,對於孔子的回答感到有些疑惑,就問孔子說:〃這兩個人問題相同,而你的回答卻相反。我有點兒糊塗,想來請教。〃孔子答:〃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意思是,冉求平時做事好退縮,所以我就給他壯膽;仲由好勝,膽大勇為,所以我要勸阻他,做事要三思而行。可見,孔子誨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特別注意學生的性格特徵,因此能夠使學生聽進自己的話。
〃會說話〃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燒香看佛,說話看人〃,左右逢源,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紅樓夢》裡林黛玉拋父進京城,小心翼翼初登榮國府的時候,王熙鳳的幾段話就展現了她〃會說話〃的超凡才能。先是人未到話先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尚未出場,就給人以熱情似火的感覺。隨後拉過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笑著說:〃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一席話,既讓老祖宗悲中含喜,心裡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動於衷,感激涕零。而當賈母半嗔半怪說不該再讓她傷心時,王熙鳳話頭一轉,又說:〃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至此,她把初次見到林妹妹應有的悲喜愛憐的情緒,抒發表演得淋漓盡致。
聽話物件的不同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民族、地域、性別、年齡、職業、文化、修養、閱歷、性格等諸多方面。同樣一句話,有的人能夠聽得懂,也有人乾脆聽不懂。有的人可能只聽明白了本意,也有人可能聽出了弦外之音;同樣一個意思,有人領會為褒,也有人可能領會為貶。所以,我們說,只有語言的接受物件……聽話人才能檢驗說話者的表達效果。因此,對說話者來說,要想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就必須區分接受物件。
如果見到一個5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