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請王耀武拉兄弟一把。據張居正先生2004年3月對筆者採訪的書面回覆。
在張靈甫後半生的軍旅生涯中,王耀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張靈甫在國民黨軍隊中的飛黃騰達,就是自加入王耀武的麾下而始,而他藉以起家的第74軍,更是王耀武的心血結晶。當然,張靈甫在抗戰期間的步步高昇,主要還是憑藉他自己打仗肯動腦子肯用命而不斷積累的戰功,而王耀武這位伯樂對他的賞識和提攜,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王耀武是對張靈甫有知遇之恩的長官,他是張靈甫軍事傳奇的推手。在敘述張靈甫的後續發展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王耀武其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九節張靈甫與王耀武(2)
1904年,山東省泰安縣夏張鄉山王莊的農民王進增添了個兒子,取名王耀武,字佐民,在家排行第二。王進增的家產只有四畝山田,卻要維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是個不折不扣的貧農。很不幸,王進增在王耀武幼年時即去世,全家靠王母一人支撐。與張靈甫相比,王耀武幼年時代的家境要窮得多了,但是王母仍然設法讓孩子上私塾讀書認字。
一個只有私塾學歷的農村少年,在出路上沒什麼選擇餘地,除了當農民,不外乎找機會外出打工。1921年春,王耀武經親戚介紹到天津北*餅乾公司當一名學徒,兩年後他調往上海的分公司做店員。店員工作整天對顧客賠笑點頭哈腰,天長日久,王耀武覺得既沒前途又無趣,不過這也養成了他頗具親和力的圓滑性格。王耀武那時也是個有上進心的青年,明白自己想要有一番作為,在學業上必須有所提升,所以他白天看店,晚上上夜校補習。後來黃埔軍校招生,王耀武在親戚和少東家的幫助下,前往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
王耀武在軍中的經歷與張靈甫差不多,他畢業之後也下了部隊從排長做起。北伐結束時,王耀武已經掛上了少校的軍銜,在第1師任第2旅第5團第3營營長,不久之後升任第5團中校團附。
1930年,王耀武在劉峙的推薦下調離第1師,升任獨立第14旅第1團團長,這是一支在南昌新組建的部隊。
王耀武在團長階段打出了名氣,1932年在與紅軍作戰的宜黃戰役中,王耀武因死守有功,戰後受到蔣介石的召見和賞識,次年被調往江西撫州,升任原由保定編練處三個新兵團組建的補充第1旅旅長,該旅原臨時歸顧祝同指揮,王耀武因此得以與顧祝同建立了良好個人的關係。張靈甫後來在第74軍的同事李天霞、邱維達和周志道,這時都已經在王耀武的補1旅任職,李天霞是第3團團長,邱維達是參謀主任,周志道是第2團團長。
1934年秋冬,紅軍北上先遣隊抵近浙贛交界地區,時任浙江省保安處處長的俞濟時向南昌行營求救,要求派部隊進剿,王耀武的補1旅遂派歸俞濟時指揮,參加了對紅軍北上先遣隊的圍剿,為重創紅10軍團立下大功,他的雙手也因此沾滿了紅軍官兵的鮮血。在此役中,早期紅軍領導人紅10軍團副總指揮兼紅19師師長尋淮洲戰死,紅21師師長鬍天陶被俘後遭殺害,閩浙贛蘇維埃政府主席方誌敏與紅10軍團總指揮劉疇西也被俞濟時的浙江保安縱隊俘虜後殺害。說起來,劉疇西還是俞濟時黃埔一期的同學,但是俞濟時對這位擔任紅軍將領的同學斬盡殺絕毫不留情。當年僥倖突圍出來的數百名紅軍幹部戰士,後來組成紅軍挺進師,建立了浙南革命根據地打游擊,其中就有之前擔任紅10軍及先遣隊參謀長的粟裕。十四年後,歷史彷彿走了一個輪迴,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中,粟裕麾下華東野戰軍高喊著“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一舉攻克了山東首府濟南,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省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則在出逃途中被民兵抓獲,成了戰犯。
王耀武的治軍特色與張靈甫十分相似,他賞罰分明,恩威並用,平時以負責任守紀律勉勵下屬,以身作則,對犯紀律的部下不予姑息。在後來的74軍時期,早期追隨王耀武多年的第51師301團團長吳克定在南京戰役中畏縮不前,就被王耀武革職,在湖南桃源的時候,第57師169團團長李毅民允許士兵抓了一些戰後無主亂跑的雞鴨打牙祭,也被王耀武革職,並且通令全軍。所以74軍上下軍紀整肅,不像其他一些國軍部隊那樣胡作非為。曾經在王耀武身邊擔任74軍副官處副處長的劉操說:“無論平戰兩時,全軍官兵接受任務都不敢馬虎,不存僥倖之心,努力完成。紀律方面嚴肅認真,上下遵守,不敢違犯。”劉操《王耀武的幾件事》(《泰安郊區政協文史資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