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必中”,這句話他很喜歡,也常以此法屢破強敵。但“徐徐圖之”他卻極不情願。但看眼前情勢,確如三人所言,他恐怕也只能用“徐徐圖之”來爭得天命了。
杜如晦又道:“大王精通兵法,當知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
李世民一怔,道:“如晦兄這麼說,是指我不知‘己’,還是不知‘彼’?”
“大王以為這‘己’是誰?‘彼’是誰?”杜如晦不答反問。
“嗯,‘己’當然是指我和諸位了。至於‘彼’,那就是父皇、太子、齊王、宮中張尹二妃,或許還有裴寂。”
杜如晦微微搖頭,道:“依如晦愚見,大王所說之‘己’與‘彼’,並不大確切。‘彼’應只是太子一人而已,而‘己’則絕非僅僅是大王與我等數人。”
“哦?”李世民聽他說得新鮮,頗感有趣,“願聞其詳。”
“四海之大,天命只在一人。大王貴為皇嫡子,功蓋日月,理應承襲大統。太子既未參與太原首謀,入長安後又囿居京師、少有軍功,於國家統一大業並無建樹,身居儲君之位,似不相宜。”杜如晦含蓄地說。他畢竟只是臣下,不能象李世民那樣說起話來全沒顧忌。
“是啊!”長孫無忌欣然道,“戰亂之世,當立嫡以功;太平之世,方立嫡以長。這才是至理啊!”他明白杜如晦的含意——先不必急於圖謀大位,而是退而求其次,奪取太子之位,再以太子之身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
李世民若急圖大位,勢必要與李淵大動干戈。長孫無忌自知對兵略之事無能為力,難以向李世民顯出他的能耐。但李世民改圖太子之位,那就要多行陰謀,而這正是他之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