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兒凝望著她,道:“你為人如此天真,在這濁世之中竟能活到今天,真是奇事一樁。”
吉兒羞得面紅過耳,還待說什麼,蕊兒已自顧自的往下說:“那趙節娶皇上的姐姐長廣公主為妻,是李承乾的姑丈;李元昌是皇上的弟弟,也就是李承乾的叔父;至於杜荷,則是杜如晦之子,娶了皇上的女兒城陽公主為妻,是李承乾的內兄。他們平日都與李承乾交情不錯,是他的親信,相約由李承乾偽稱生病,誘皇上到東宮來探看,找了一個突厥人叫紇幹承基的做刺客,只待到時相機發動事變,搶佔皇宮。誰知他們謀劃未定,皇上另一個庶子齊王李佑因不堪皇上派去監管其操守的權萬紀的壓迫而起兵作亂,事敗後追查叛黨時將那紇幹承基也牽連了進去。紇幹承基為求活命,將李承乾謀劃的事全供了出來。皇上大為震駭,指派了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禹、徐世績等重臣會同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三部審理此事,確認了謀反證據。皇上問侍從官員:”怎麼處置承乾?‘一時沒有人敢回答,最後是通事舍人來濟建議:“皇上得以仍為慈父、太子得以終其天年,當屬最好之結局。’於是皇上下詔罷黜李承乾,軟禁於右領軍中。”
吉兒低低的驚呼一聲:“又一個不得善終的太子!”
蕊兒也似感慨系之,道:“可不是嗎?自楊勇而起到李建成,再到如今的李承乾,真是無一人善終!”
吉兒又問:“那李泰卻又如何糟殃的?”
蕊兒嘆道:“那李泰自從聽說李承乾定了罪,只道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就差皇上開口下旨。他天天的進宮跟皇上套近乎,皇上本來也當真疼愛他,已當面許諾立他為太子。其他官員見風使舵,也紛紛擁立李泰。只有長孫無忌堅持不肯,請求封立三子李治,還說:”皇上從前一面立承乾為太子,一面卻寵愛魏王,才致今日之禍。皇上若非魏王不立為儲,那就請先處置了晉王(即李治),否則殷鑑在前,同樣的禍害還會再現!‘皇上聽了流下淚來,嗚咽道:“朕辦不到!’。”
吉兒大驚道:“他當著臣下的面前哭了出來?這……這不象他平日的為人。”
“皇上自皇后去後,意志變得脆弱之極,這個……你不知道吧?”
吉兒心頭一震,忙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快跟我說。”
“皇后是貞觀十年夏天去世的,皇上直至冬天她下葬後仍是一提起此事就哀慟不已。他思念之情不能自制,便在御花園中興築了一座高樓,以眺望皇后葬身的昭陵。直到有一次,他帶著魏徵一齊去,魏徵裝作仔細觀看的樣子,道:”臣老眼昏花,怎麼都看不見。‘皇上指給他陵墓的位置。魏徵卻道:“臣以為皇上遙望的是獻陵(李淵的陵墓),原來只是昭陵,那早已看到了。’”
吉兒道:“他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蕊兒冷笑道:“什麼意思?那不是再明白不過的嗎?他這分明是在暗示皇上,為聖君者,重要的是孝順父母,而不是依戀妻子。太上皇過世,皇上只在禮儀的限度之內表示了哀思就算了,對皇后身故卻如此悲痛不能自已,遠遠超出了聖人之德所能許可的範圍,後世知道了會怎麼說?不會說他深情可憫,卻是重色輕親啊!”
吉兒怔了一會兒,道:“世民最重的就是這身後令名,他一定明白的了?”
“那還用說的嗎?他聽了這話,雖是淚如雨下,卻馬上就命人拆了高樓。但他心中鬱結是否就此解了,那就難說得很了。只是自此而後,他便變得脆弱之極,一點點小事就可惹得他流淚痛哭。皇后親生的最幼一個女兒是晉陽公主,小名叫兕子。這小女孩自小就體弱多病,大家都知道她一定捱不到成年就會夭折。果然她過不多久,才十二歲就去了。皇上平日其實也不見得特別的疼愛兕子,誰知他聽說她死了,竟長夜飲泣,不能成眠。大家都勸他說:”晉陽公主命薄,確是怪可憐的。但她人都去了,皇上再慈愛,究竟是天命不可違,皇上便再怎麼悲痛,總是於事無補,還是節哀順變,公主地下有知,也不枉了皇上疼愛她一場。‘皇上道:“朕何嘗不明白這道理?但不知怎的,心中痛不自勝,不哭出來就不能舒暢。’……”
吉兒驚道:“他竟已到了這種無力自制的地步?這……這……他身為一國之君,豈能如此多愁善感、心志軟弱?”
“那還不算什麼呢。去年六月六日,皇上忽然下詔,恢復李建成的太子稱號,又將李元吉改封為巢王。”
“老天!”吉兒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意,面上不由得現出恐怖之極的神色。
蕊兒點點頭道:“當年‘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