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康熙末年 作者:辣椒王

他這一席包攬地話,讓都是人精的宰相們明白過來,康熙顯然是將凌嘯革職不罷權!

“駙馬爺。”懾於流毒駙馬的威名,加上知道凌嘯圓明園進見一事,尹泰不敢半點馬虎於禮節,對身無一官半職的凌嘯甚是恭謹,“哦,還有一事,皇上令我們下朝命給各地藩司衙門,除關外西北西南之外,其餘各省每縣調一名年輕書吏,公車送到福建廈門海關集結……駙馬爺,您知道皇上說的這個年輕,是指的多大歲數嗎?”

凌嘯一愣,他可沒有想過這等細務,思索片刻道,“書吏的年紀。……二十歲以下吧!”

~噗!……噗!

上書房一片噴茶之聲,包括福全在內全都恨不得噴血。放眼天下,三十歲以下的書吏只怕也僅僅只能湊足一千,二十歲以下的大都還在鏖戰科場呢!目瞪口呆中。張廷玉拿捏著給凌嘯講了實情,凌嘯這才曉得自己不懂州縣實務,鬧了笑話,也不臉紅,斬釘截鐵地說道,“二十五歲以下!不能再老了。倘使不夠地,令各省學政挑選弱冠童生補上!”

陳廷敬和張廷玉飛快地眼光一對,實在忍不住了,問道,“駙馬爺,皇上只說集結,您能不能見告一下,廈門海關……需要這麼多的書吏幹什麼?”

凌嘯暗讚一聲康熙的“集結”,知道他玩模糊策略,再一看幾人熱望的眼神。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心中趕緊尋思。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把人員弄去留學,怎麼著都得要“騙”上船,無論如何都少不了一個拐賣的謠言中傷。倒還不如現在就騙得更大一點,虛中有實實中有需,不然以後地日子可有得煩。當然了,書吏也是讀書人,上千戶讀書人家庭告起狀來。責任也不容小覷,最好是有個人當替罪羊!

當即,凌嘯眼珠一轉笑道。“入學幾年罷了!”

“入學?!”眾人大吃一驚,最高學府的國子監都還只有幾百人規模呢,怎麼要一下子要在福建廈門搞個千人學府?碩岱茫然問道,“駙馬爺,他們入什麼學?”

凌嘯嘎嘎一笑,內中陰險卻表面考人,“你們猜呢?”

一聽凌嘯讓大家猜,老輩的岳父自然不參與,老牌陳佟張也是不攙和的。可三個新人就不亦樂乎了,在駙馬爺面前留下個善於領會的印象,官就顯然做得牢啊!

隆科多看一眼佟國維,見老爺子用嘴巴朝門一努,頓時清明過來,笑道,“呵呵,駙馬爺,皇上是不是因為雍逆耗費了國庫甚多,決心整頓江海關榷,大批換上新人,一掃各海關江關的冗貪風氣?”

凌嘯眼睛一亮,好藉口。不過那都是肥差,我要是承認了,保不定你們馬上把訊息散發出去,底下的門生故吏給我玩起狡猾來,送來一千名紈絝子弟,不好學不說,到時候給我一個拐賣官紳子弟的罪名,我找誰哭去?!想到這裡,凌嘯端起茶,慢慢喝一口笑道,“隆大人,不是。”

這一下,碩岱和尹泰都愣住了。碩岱出身軍旅,和裕親王並肩西征關係不淺,一眼望去,只見裕親王猛喝一口茶水,卻將茶葉吐在茶几上,馬上心領神會,哈哈笑道,“駙馬爺,我這粗人來猜一猜!是不是因為皇上準備採納申信望的部分建議,準備在各地增設文檢衙門,所以提前召集些人手加以進修?哈哈,定然是這樣,好肥的缺啊……”

凌嘯眼睛再亮,藉口好。不過,正如碩岱所說,倘使真地設立文檢衙門,那可是不亞於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的肥缺,只怕到時候來的更是紈絝中的狠人,自然是不能用這藉口了。凌嘯一邊喝茶一邊搖頭。

尹泰卻沒人提示,陳廷敬和張廷玉都是和老師李光地不合的人,他唯有*自己了。

忽地一眼看到碩岱這個行伍亞相身上,尹泰大喜,“駙馬爺,羅剎國今年賠款日期將至,很可能兩三年之內北疆有干戈。倘使軍事上順利,臣以為,皇上,絕不排除提前收復北喜拔你牙地可能!那時候,就得要多少官吏鎮守?可惜苦寒之地,官員們是不願意去的,只好瞄著書吏們了,對他們是獲取功名的進身之階,對國家是有了撫牧之員……廈門……哦,廈門有前沙皇皇后在那裡!定是讓她召集羅剎商人組織的學塾,負責教授書吏們些土夷語言和山川地理,不然,朝廷軍隊就是佔領了那些地方,也聽不懂土話,不熟悉地形,怎麼能當好地方父母?呵呵,看來這也是未雨綢繆的一大要務啊。”

凌嘯啪地一聲鼓掌。*,尹泰很牛嘛,連選址廈門地解釋,都幫我想好了!好,就是你了,嘗一嘗流毒駙馬去國前的最後遺毒!

他一鼓掌,大家全是傻了,本準備安排各地門人的子弟們搶名額奔肥差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