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1 / 4)

小說:迷失在康熙末年 作者:辣椒王

王士楨點頭的時候,凌嘯悚然有悟……他記得,後來的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評價容若大哥的詞,是“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說的就是滿族人的真,難道康熙是要一掃被偽理學摧殘'被遮蔽詞語'了偽儒學不成,可滿族地那種小民族的“真”。用於康熙今日不裝B尚可,可把它提高到國學的地步,實在是有些拔高了。要知道我漢族傳統中就從來都提倡真,連孔夫子都談食色性也,只是到了理學風行之後,才變得羊頭狗肉起來的!

眾官員都在擰眉苦思。這種關鍵時候,誰能領悟到康熙的思路,誰就能很快站對隊伍,誰就有機會迎合聖意。

但康熙卻不給他們領悟的機會,直篤篤說道,“不錯,我滿族真於心,真於心,便能正視心之所求。故能不恥於財貨之享,不恥於富貴之需。更不恥於地土之慾,故能能征善戰,故能臥薪嚐膽,故能屢敗屢戰,如食象之蟻。一小搏大,將不可一世地大明朝頂翻在地。然入關以後,花花世界紛紛學說,到如今八旗腐敗滿俗盡淪,前有雅克薩之慘勝。後有幾十年之葛爾丹西亂,倘不是開國氣象尚在,恐怕比大明朝倒得更快。朕十幾年來百思不得其解何以同樣的儒學,漢唐盛大至斯,宋卻孱弱至偏安百年,大明朝關外累敗於蒙古與女真。到今日,朕聽聞申信望一席話,朕全明白矣!”

百官的眼睛一起齊刷刷地看向申信望。太子洗馬的臉色一下子死灰一片,他雖還沒有完全明白康熙的意思,但光是一個“真”字,就讓他曉得。康熙決不是褒獎他的意思!這一刻,申信望變成了申絕望,他一眼迎向大家的目光,竟然全都是惡狠狠幸災樂禍的,卻沒有一個是同情的,至於等下萬一有不測之禍時,自己能寄予求情希望的溫柔眼光,更是一個都沒有看到。悔恨得罪了眾人地他,已經能夠想像得到,落井下石和牆倒眾人推是什麼滋味,恐懼之下,他把眼光看向了凌嘯,雖是毫無交情,但他很希望能有人同情,尤其是凌嘯的同情,畢竟,自己那麼完備的監控體系,也有向凌嘯示好的本意。

凌嘯當然不知道申信望的熱望,他見皇帝把“真”引到國事上去,已經漸漸有些明白了康熙地意圖,心中是震撼不已。這個“真”,和“實事求是”四個字有些貌似啊,暈,難道這牛人和未來的偉人有些境界相通之處麼?

但康熙顯然沒偉人的那種理論高度,接下來的話,讓全殿官員大吃一驚。

“哼!朕聽了申信望的話,才知道,我滿族人巴巴地拜師傅,卻是晚了幾百年,拜了個早已經沒落得千瘡百孔地師傅!儒學,在強漢盛唐之後,就被趙宋的懦弱給拋棄了剛性,剩下的程朱理學想要重振這種剛性,卻被人給斷章取義捨本逐末得面目全非!剛性呢?蕩然無存!整這些個文過飾非地東西幹什麼?漢武帝整了嗎?唐太宗弒兄殺弟逼父,他整了嗎?”康熙越說越激動,口裡面說著剛性,腦海裡卻閃現著凌嘯謳歌的自尊,忽地忘形地咆哮起來,“諸臣工,朕今日實話就說在這裡了,若是四阿哥沒有馬齊在路上追殺朕,朕即使回來,也會認命,當個太上皇,之所以要復辟,是朕不服他的禽獸行為,捨不得朕創的盛世,也不喜歡在背後指手畫腳,更不想去想他願不願意朕指手畫腳!”

咚咚!拿著筆在丹犀旁記錄的起居注官和國史館史官,仰頭就倒。轟!人人心中都是巨雷響起,一個個目瞪口呆。

康熙復辟的理由,誰都知道是捨不得九五之尊的帝位,可如此赤裸裸地在大朝上說出口來,可怎麼收場?

凌嘯也覺得過了,而且是很過了。

他和凌嘯的偉人相通,凌嘯沒有意見,可康熙也不能夠完全不顧及到這種地步啊。他抨擊“滅人慾存天理”這種自我閹割剛性慾求的理論,凌嘯舉雙手贊成,但當眾掀開遮羞布一絲不往,卻是背棄了社會地人性,矯枉過正到淪落入獸性去了,那又是另外一個極端了。

張廷玉響咳嗽一聲提醒康熙,可咳聲連他自己都聽不清楚,就不談康熙了。

康熙卻有自己的考慮,他對史官不敢記錄這句話有信心,也對百官不敢瞎傳這句話有信心,同時,康熙說出了自己憋在心裡很久的話。現在正爽得很!如果凌嘯知道康熙爽地是什麼的話,那凌嘯還有一個詞彙來形容他,“露陰癖”!

不過,康熙說得出去,也收得回來,至少他收不回來的時候。也能夠逼迫人去幫他收回來,“尹泰,你是在朕流亡時刻隨駕最多的,你說,朕當時的情形。”

尹泰心中狂喜,用得著自己的時候了,他一個理學後進名家,文過飾非乃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