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時光裡的歐洲 作者:卡車

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典範,他與安格爾的差別成為法國藝術變遷的重要一步。

對19世紀沙龍與藝術家生活的最好的描述,莫過於福樓拜的小說《情感教育》。福樓拜開創了小說寫作的新風尚。他摒棄了之前作家侃侃而談、不斷議論的傳統,用客觀細節書寫情節。他寫了漂流在巴黎的形形色色的人們,漫無目的的大學生,抱著縹緲幻想的寫作者,中產書商的保守的太太,輕浮有錢人的快樂的情婦。他將革命年代的動盪局勢、巴黎風情、整個社會不安定的狀態、蓬勃而躁動的心靈都納入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各種各樣的人在巴黎街頭遊蕩,波西米亞藝術家貧窮而歡樂,新興富人在政府中野心勃勃。

這是將革命還原的寫作,既不美化其中的混亂,也不醜化其中的激情。19世紀的巴黎正在經歷這樣的洗禮。輕浮,而令人興奮。人們對未來並不確定,躍躍欲試的表現,活躍而躁動的心。人人都渴望變化,街頭就是舞臺。沙龍里辯論新主義,社會風氣在享樂裡搖擺,城市裡漂流的人們動盪不安。人人希望平等,也希望出人頭地。有人投機,有人窮困潦倒。國外的局勢在巴黎的控制之外風雲變幻。

這種狀態的結果是累積的爆發,無處投放的激情化為一片混戰革命——1848年革命。

【革命與藝術家】

1848年革命是重要而獨特的革命。說它重要,是因為它的火焰一直燒遍了整個歐洲,從法國蔓延到德國、奧地利、波西米亞。說它獨特,是因為這場革命或許是最難以分清敵我的一場革命,幾乎所有人都參與了進去,在法國,幾乎所有人都對“七月王朝”不滿,然而中產階級和自由主義者、工人和社會主義者、拿破崙派和民族主義者卻各自有各自的追求,可以說是南轅北轍,貌合神離。在這混亂的過程中,沒有確定的對手,也沒有確定的盟友,恐怕唯一確定的是一種情緒,一種希望世界動盪重建的激動的情緒。

法國在整個19世紀經歷起起伏伏。與英國堅定不移的君主立憲和殖民帝國主義不同,法國在一百年間沒找到讓自身安定下來的政治方式。拿破崙在1810年稱霸歐洲,將重要的舊日王族全部推翻,又娶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女兒,確立自己在民眾與貴族中的雙重地位。但這頂峰沒有持續下去。隨著進攻俄羅斯的失敗,拿破崙的事業也走向轉折。1815年滑鐵盧戰役結束了拿破崙的霸業,留下空白的法國,在大革命和帝國的雙重倒臺之後,還給國王。國王路易十八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主權地位,讓議會成為諮詢機構,讓憲法成為國王對臣民的贈禮。他的繼任者查理十世更為保守,很多政策試圖回到大革命之前的狀態。1830年,當出版管制和解散議會的決定徹底引起不滿,七月革命爆發,波旁王朝被推翻,路易·菲利普上臺,開始了較為自由的君主立憲的七月王朝。《自由領導人民》畫的就是1830年七月革命期間的場景。

暫時的穩定到了1848年又被擊垮。路易·菲利普的平民國王領導路線雖然相對前朝溫和,卻在很多人眼中既無勇毅,又不夠自由。1848年是多重不滿的交鋒。首相基佐支援資本家和政府投資,借債過多,貪汙醜聞不斷。基佐和路易·菲利普對此聽之任之,令中產階級和自由派大為不滿。與此同時,新的工廠和流水線造成大量的貧困工人,卻不能提供足夠保障,使得社會主義者興起,對政府不滿。天主教會不滿意國王對資本家的綏靖,拿破崙主義者則不滿國王對外卑躬屈膝的外交政策。國內積貧,國外軟弱,任何政府走到這時,就已經無法讓任何人滿意。1848年2月22日,工人和學生上街遊行,革命爆發。

這場革命是多重混戰的革命。《情感教育》清楚地描寫了人們當時的激情和目的不明。隊伍集結了,但在行進的過程中輕易轉變方向。革命出人意料的順利,3天迫使政府下臺,但整整一年都沒能找到合適的替代政府形式。第二共和國成立了,然而各方勢力的角逐僵持不下,很長時間沒能選出領導者。在這個過程中,自由派、保皇派、激進主義和共產主義者各自爭取。馬克思在這期間在巴黎度過最重要的時光,《共產黨宣言》1848年在倫敦和巴黎發表,從此改變世界。最終,拿破崙的侄子,保守的路易·波拿巴在12月被選為總統,4年後稱帝,革命又一次回到帝國。1848年革命的火焰向東傳播,在整個中歐引起變革。

動盪的年代是藝術家的年代。19世紀40年代,政治天才匱乏,藝術天才卻令人驚異地集中出現。天才不約而同聚集到一起,超過之前之後多年的總和。他們的光輝不但沒有相互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