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1 / 4)

小說:時光裡的歐洲 作者:卡車

多芬,同意收他為徒。此時貝多芬的庇護者說出驚世的預言:“到維也納去。你將從海頓手中接過莫扎特的靈魂。”

1791年,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個人最近的時刻,也是他們唯一都不在維也納的時刻。彷彿樂章中的一個氣口,樂句與樂句之間留下嘆息的空白。

貝多芬是音樂的英雄。剛到維也納的時候,他並不受人歡迎。很多人傳言說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但真正的對決又讓他們受不了。他們說他彈奏太大聲、太不文雅。貝多芬從不是宮廷裡文質彬彬的寵兒,他是倔強又自我的人,在他人看來,舉止未免粗俗。他一直在創作,從幾首鋼琴協奏曲,到兩首廣受好評而中規中矩的交響樂。他在這期間發現自己的耳朵失聰,在痛苦的遮掩中更為痛苦地堅持創作。那段時期,沒有人能想到他的困窘,但從他的書信中,我們能看到一個與自己鬥爭的絕望的靈魂,獨自承擔一切命運。1803年,他曾想將自己的第三交響曲提獻給共和國的英雄拿破崙,因為拿破崙承擔著對和平和某種共和理想的承諾,但拿破崙稱帝,讓他非常失望,於是憤怒地撕去獻詞,只留下題目。其實他自己才是英雄,那交響曲原本就應該是他的。屬於他,並賦予他。

貝多芬開啟音樂的個人表達時代。莫扎特將形式的完美做到極致,貝多芬將古典音樂和交響樂又帶往另一個全新的天國。他用音樂表達情感。他的孤獨,他的憤怒,他的絕望,他的不妥協的鬥爭,全都在他的音樂中。力量、壓抑與飛昇,轉化為主題之間的對抗與解決,在大調與小調之間,在大黑暗與大光明之間給音樂無窮張力。

貝多芬的音樂是輝煌與力量的音樂,是內心掙扎的音樂。1802年,他在海里根施塔特寫下遺囑,承認自己受耳聾困擾已經長達六年,他想過死亡,只有藝術成為他唯一的阻力。他的交響曲都在這死的決心之後,每一部都是命運。在金色與黑色交纏鬥爭的旋律畫面中,深淵被歡樂戰勝。

今天我們能夠去海里根施塔特貝多芬的故居憑弔,這是他寫下海里根施塔特遺囑的地方。故居在郊外,很美,不大的小院子,二層小樓,漂亮的樹。在寧靜的鄉間陽光中,你能看到葉子閃爍,感覺不到任何戰鬥的悲痛。遺囑就放在櫃子裡,擺得平靜,讓人看得驚心動魄。貝多芬最終沒有和任何人提起他的痛苦,直到他耳朵徹底全聾的那一天。他一個人承受痛苦。將所有戰鬥鎖在心裡。最終的悲痛都被音樂家帶進另一個世界,留給我們的只有無盡燦爛。當我們聽到他時隔12年、完全耳聾之後寫下的波瀾壯闊的第九交響曲,只有理解痛苦,才懂得它為何叫《歡樂頌》。

在維也納,貝多芬葬在音樂家之墓。這是維也納西郊的一片寬廣的墓園,維也納最驕傲的音樂家都葬在這裡。海頓、貝多芬、舒伯特之墓和莫扎特的衣冠冢,古典主義大師在這裡永遠地安眠在一起。墓園綠草如茵,墓碑簡潔漂亮,花朵常新,如同音樂中和諧典雅的古典和絃。

維也納的音樂家太多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馬勒和布魯克納,圓舞曲之父施特勞斯家族。音樂博物館是很值得參觀的地方,那裡面有對音樂家的分別介紹,也有維也納愛樂的特別展廳。維也納音樂始終保持著內心性和探索性,馬勒的交響曲充滿革新,但在精神探索上追尋前人留下的步伐。這也是維也納文學和哲學的氣質。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和卡內蒂的自傳三部曲中,都能看到這種內斂的探索。更不用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他們將人類的思維向內深入到前人完全沒有發現的領域。維也納的向內探索成就了它最輝煌的藝術表達。

這是音樂的世紀,情感的世紀。音樂的美在於情感的共通,因此永遠不過時。只要這世上還有無人知道的艱難,有內心悲壯的命運,就永遠有靈魂站在大雨中,聽耳畔的貝多芬,淚如雨下。

【旅遊指南】

交通方式:

火車應該是非常好的交通方式,德國、奧地利和東歐幾國之間都有物美價廉的車次選擇。市內地鐵四通八達,日票5。7歐元。

推薦景點:

1。聖斯蒂芬大教堂:維也納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曾是海頓參加的唱詩班所在,也是莫扎特結婚的地方。

2。莫扎特故居:臨近斯蒂芬廣場,是莫扎特創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地方,已經成為莫扎特博物館。

3。貝多芬帕斯克瓦拉提故居:維也納大學斜對面,貝多芬創作《命運》、《田園》等作品的地方,可見到貝多芬的鋼琴;海里根施塔特故居:維也納北郊,可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