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人心,那就更為可怕了。
“當然不是。”虞彬幾乎沒有一點遲疑,感慨地說道:“荊州軍每到一地都傾力幫助百姓,在百姓中威望極高。一旦有荊州軍將士戰死,所經之地往往滿城空巷,幾乎沒有幾個百姓不前往送行的。要是在這個時候露出不敬之色,車隊走後憤怒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得把人淹死,就算僥倖逃得小命,那以後這裡也絕對不歡迎你來了,甚至在整個荊交都會寸步難行。”
“這麼嚴重!”陳博的眉頭緊緊地鎖住了,他本來還抱有的一絲希望頓時破滅。本來他以為這是官府強行規定的話,那麼民心還並未真正被楊誠抓住,可是現在……他之前也聽說過所有荊州軍戰死的將士都會運回荊州安葬的事,當時只道楊誠只是為了穩定軍心,甚至還為其叫好,不過看到今天這樣的場景,再加上之前因說書人而生出的不快,陳氏世代所擁有的猜疑頓時在他心中積聚起來。
“那可不,有一次我親眼看見一個人對靈車指指點點,結果差點被打死。當地的官府根本不會理會,甚至沒有一個醫館願意醫治,最後在路上不治而亡,連他家在交州的生意也隨之斷了。”虞彬撫著胸口,想起那一幕似乎仍有些心有餘悸。他生長在蜀中,從來不知道憤怒的百姓竟然如此恐怖。自那以後,他才真正花了不少精力瞭解荊交二州的各種規矩與習俗,最後他的父親竟然將交州的生意全交給了他打理,也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哦。”陳博微一思索,站起來說道:“今天還是趕路吧,這些戰士都是為大陳而亡,我們就送他們一路吧。我也想看看,英魂園的大葬到底是如何一番情形。”
“啊?”虞彬微微一愣,正要說已經訂好房間甚至還下了訂錢,陳博卻已經大步向樓下走去了。他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快步跟了上去。“不用著急,大葬至少也得三天後呢!我們,哎,等等我呀!”
第七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決戰洛陽·十
關守備府內,楊誠饒有興致的看著幾名士兵制作著洛形沙盤。經過整整一天的趕工,沙盤的製作已經接近尾聲了。整個沙盤分為綠、黃、紅三色,綠色的部份僅覆蓋了潼關周圍四十里左右的範圍,那是由荊州軍中最優秀的斥們經過兩天細緻探察所證實的區域。黃色部分則是依據朝廷以往對洛陽的記錄及潘氏這幾天提供的資料製成,雖然還來不及進行查證,不過可信度也算是極高了。而紅色部分則主要分佈在洛陽城周圍,即使對洛陽城有著不少資料,不過洛陽對於鄭氏來說猶如心臟般重要,變化與防範無疑是最高的,即使是前一天才經過探查的,也難保準確無誤。
整個沙盤囊括了北至河東、箕關,南到宜陽、永寧,西至潼關,東到虎牢關、陽的廣大地域。所有山川、城鎮、關隘、渡口全都一一標明,只是叛軍的軍力分佈,卻完全沒有一點呈現。這倒不是楊誠對當前叛軍的佈置一無所知,事實上將潘氏部分成員送往交州那天,潘慶聰幾乎將其家族所知的一切專門造冊送給了楊誠,甚至還專門派了幾個熟知長安情況的下屬到潼關供楊誠隨時徵詢。
不過楊誠卻並沒有立即將所獲的這些情況搬上沙盤,軍隊畢竟是活的,他不希望自己先入為主的記住了這些分佈,從而影響自己其後的判斷。他現在還在等,等著證實鄭氏到底會在此戰中採用何種策略。在他看來。洛陽現在的兵力仍然極其強大,強大到他們完全有著多種選擇。特別是孫安可能為帥地訊息,更可能會讓他全盤改變之前的計劃。雖然之前幾乎已經佈置好了後續的種種措施,諮事營甚至已經開始謀劃著處理安置百姓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問題了。
可是計劃對於楊誠來說。完全只是個參考而已,他從來不讓計劃束縛住自己地手腳。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計劃是遠遠趕上不變化的,除非你的對手所有的舉動都被你準確無誤地料中。對於孫堯安,他可沒有這個把握。
“大人,潘慶明來了。”張破舟急步走了進來,湊在楊誠耳邊輕聲說道,眼神裡有著掩飾不住的興奮。顯然他也知道,若是沒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身為函谷關三萬叛軍統帥的潘慶明是絕對不會冒險前來相見的。張破舟和洪承業來潼關也有兩天了。不過楊誠卻根本讓他們出關,況且離他們最近的叛軍又由暗中倒戈地潘氏掌握,整天無所事是,已經讓他有些受不住了。
楊誠點了點頭,立即讓張破舟迅速引他進來,自己也快步走到了門口相迎。不一會兒,一個穿著降卒服飾,手裡提著斗笠,步履沉穩的青年男子便隨著張破舟走了進來。看到對方這副行頭,楊誠不由有些意外。不過旋即露出一絲讚賞。現在潼關外數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