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2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一身短衫,絲毫沒有文儒之氣,若不是他身體孱弱,直到村夫無異。他倒是一副悠閒的樣子,手裡搖著一把蒲扇,雙眼似閉似合,竟在躺椅上假寐。

“他們真的會來嗎?”看到仍然沒有一絲人影的遠處,劉虎眉頭皺得更緊了。楊誠將幷州交給他離去後,他立即派人將林智請來,本來是想借助他的智謀幫著治理好幷州。他和楊誠一樣,對於理政既不擅長,也沒有絲毫興趣。只不過若是將幷州的差事搞得差,他又如何向楊誠交差。林智倒是二話沒說便來了,不過他對政務的關心並不比劉虎多,一聽到趙長河及朱時俊逃入冀州後,便立即建議劉虎親率神威營不入冀州,反而直奔雁門。

來到雁門已經三天了,可連趙長河的一點訊息也沒有。反倒是三天前東出壺關的歐陽忠平與褚與任兩部,在廣平合圍了趙勝一萬大軍,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大半投降,餘者非死即傷,可謂大獲全勝。剛剛收到這個訊息時,劉虎氣得直跺腳。趙勝這一萬大軍幾乎也是由京畿士兵組成,雖然皆是精銳,但卻是誰都清楚的一個“軟柿子”。若是他不聽林智的話,先出壺關的話,這份功勞自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林智笑了笑,淡然說道:“立功真的對你這麼重要嗎?”

“廢話!”劉虎言語中帶著些憤忿。不過卻強抑制著自己的情緒。“除了誠哥,我不能居於任何人之下!看看這一仗,神威營實在窩囊得很,趙長河一除,再沒有我劉虎地機會了,我決不能灰溜溜地回長安!”

他之所以如此看重林智,自有他難言的苦衷。他和楊誠同時升為千夫長,但幾年之間。兩者的相差簡直有天淵之別。雖然前番兩人同時封侯,看起來地位似乎相差不大。可是他心裡卻明白,自己的地位所靠的幾乎都是迎奉皇帝而來。而楊誠的地位卻是全靠戰功積累:平交州、定西域、討伐謝明倫、迎擊兗州軍、平定關中、兵抵洛陽甚至攻破幷州,一樁樁一件件,在大陳的將領中,幾乎找不到一個可堪比擬的將領來。別看他平時和楊誠相處時有說有笑。可是內心那種巨大地壓力卻不是外人想得到的。

雖然他清楚自己只要能討得陳博歡心。即使不立寸功也會水漲船高,不過畢竟是從軍中底層出來的。戰功所能帶來地巨大榮譽和滿足,絕非財富與權勢可以取代的。他這一次是卯著了勁想要拼些戰功。藉以稍稍平復自己心中的失衡。可是寄託了最大期望的幷州。他歷盡辛苦透過中條山小道,滿以為奇兵天降可以立下不世之功時。楊誠卻已經瓦解了趙長河地主力。連與趙佑隆那一戰,也被常寬佔盡了風頭,甚至趙佑隆也由楊誠所獲。

他當然不能將怨氣發到楊誠和常寬地身上,唯有將心思轉移到這一戰上來。可是,連最大的一塊肥肉,趙勝那一萬大軍也被褚與任和歐陽忠平吃掉了。幸好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傳來任何趙長河與朱時俊被擒殺地訊息,否則他恐怕連從這裡跳下去的心也有了。

雖然與楊誠感情篤厚,不過他自認自己領軍之才並沒有絲毫遜色。之所以有現在這般差距,除了兩人地起點不同,以至於機會也全然不同外,最主要地還是得到的助力。楊誠手下可以說猛將如雲,七營統領個個都是可獨擋一面地將才,就連中低階將領中,也不泛出色之輩。至於族四衛與親衛營,那更是一支不遜色於神威營的勁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隨便找個出來也是個了不起的人才。除此之外,楊誠手下的一眾文官不僅是財雄勢大的三家望塵莫及,就連朝廷恐怕也多有不及。

而自己呢?劉虎舉目四顧,他手下的人才卻少得可憐。除了一直跟著自己的神威營老底子外,赫威是章盛送給他的,各方面的才能都算不錯,但卻仍需歷練;歐陽忠平與褚與任也是力挺他的人,平時倒是對他唯命是從,不過他卻清楚,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的基礎上,一旦哪一天他失了聖寵,這兩人仍站在他這一邊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常寬對他倒還算不錯,不過京畿部隊幾乎是被章盛換過腦子一般,對於皇室的忠誠簡直有些不可言喻。除此之外,他雖然這幾年在長安人緣都還不錯,可是真正能信任的,便找不到出來了。

對於人才的渴望,劉虎遠比別人強烈得多,特別是手下一直缺乏的智謀人士,更讓他求之若渴。是以當林智一出現在他視線時,他便打定主意要將其網羅在自己帳下。雖然林智有反覆無常的小人之嫌:做過徵北軍的參謀,當過匈奴單于的首席謀士,還自己鬧騰了一番,若不是楊誠恐怕還打進關中了。但此時已經由不得他挑三撿四了,再有缺陷也總比沒有得好。

“你要戰功來幹什麼?”林智仍然是那副悠閒的樣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