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他在黃龍島僥倖挫敗小麻葉這些人,其一是倭寇當時為爭奪黃龍島的管轄權而忙於內鬥,無暇顧及他,其二是倭寇食物中毒無力反抗,所以那次就讓徐風儀僥倖繳利了。現在倭寇人多心齊,徐風儀貿然挑戰這個鐵板一塊的團體,勝算非常渺茫,搞不好只怕自己也死無喪身之地。當然,徐風儀也不是貪生怕死的人,頭腦一熱,情緒激動之下,什麼事也幹得出來。只是他今日帶上一個女伴來到這湖心寨,他不怕死,也得考慮一下劉倚玉安全吧?如果為救一個陌生人而搭上一個自己最愛的女人,那種蠢事徐風儀是不會幹了。
在劉倚玉鐵腕箝制下,徐風儀嘆了口氣,閉上眼睛默唸道:“這位抗倭英雄你放心去吧,我會暗殺幾個倭寇,替你報仇。”
當劉倚玉和徐風儀俱閉上眼睛時,只聽撲通一聲,行刑的劊子手已把那抗倭好漢的頭顱砍下來。徐風儀驚愕地睜開雙眼望向石臺時,卻見那斷頭漢子脖子上的熱血如噴泉一樣射到一丈多高,然後如煙火綻放,徐徐落下。說也奇怪,一陣怪風吹來,這個烈性漢子的鮮血盡皆濺到眾倭寇身上。生不能殺敵人,死也濺敵人一身血。這個抗倭好漢也算是非常強悍和恐怖。眾倭寇抱頭鼠竄,好象那位好漢的血會要他們的命一樣。麻葉夫人也被濺上一身血汙,嚇得她哇哇大叫,狼狽不堪退下石臺,忙不迭趕往湖心寨去更換衣淋浴。
看客們底下一陣騷動,不少人暗叫厲害。緊皺眉頭,紛紛散開。一些膽小迷信的漁民甚至朝那位抗倭好漢的屍體合掌拜上幾拜。中土大明人總是以死者為大,死者活著時他們不怎樣尊重死者。但人死了之後,他們對死者的鬼魂就感到無敬畏比和恐怖,避之為恐不及。有人殺人放火,也需要有人出來收拾殘局嘛。於是有幾個老成的漁民主動出來收拾死屍。倭寇也不阻攔前來收拾屍體的人,徐風儀和劉倚玉也混在人群之中,協助這幾個漁民把這個抗倭好漢的屍體抬去偏僻的地方埋葬,燒香祝拜一番。
不知不覺已到暮靄時分,徐風儀與船家本來約定在日暮時分在蘆葦蕩會合,趁天色傍黑之際乘船撤出湖心寨,過期不候。徐風儀眼見他留在湖心寨的時間不多,他必須抓緊時間在這裡辦點正事,或打探一下這夥倭寇在此開山立櫃想幹什麼?或放一把火殺幾個倭寇。總之,無論他們想幹什麼,都得抓緊時間動手。過了時辰,他們惹禍後跑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兩人籍著夜幕的掩護趕到倭寇的廚房,見廚房內有五個漁民和兩個倭女正在忙碌著做飯,他們準備一百幾十個倭寇的飯菜,還要給麻葉夫人、小麻葉、小野一郎和伊賀太郎等幾個倭酋開小灶,當然忙得不可開交,團團亂轉。廚房人多眼雜,徐風儀身上也沒有攜帶麻藥和蒙汗翻之類的麻醉藥,無法在倭寇的飯菜里弄些手腳。他們潛到廚房的目的無非是想搞些東西充飢而已。
劉倚玉和徐風儀隱身在廚房門外一片竹林中間,眼見夥工們給倭寇準備的飯菜十分豐盛,盤盤缽缽都是魚,有太湖燻魚、大閘蟹、燒湖鯉……還有幾十只醬香鴨,一溜擺在廚房視窗下,散發著熱騰騰的蒸氣,香飄四野,吊人眼饞。徐風儀看見這些美味菜餚直吞口水,他若衝上去拿一個醬香鴨就跑,相信那些夥工們也來不及阻止他。不過徐風儀才不想因這種小事打草驚蛇,引來倭寇對他們追打夾攻。徐風儀遊目四顧,看見廚房門外放著幾根吊竿,就使出老貓偷腥的手段,開始吊魚了。看見一個倭女用食盒裝上許多佳餚,放在窗前備用。他就乘那些人忙亂不經意之際,拋過吊鉤一提,閃電一般把那食盒弄過來。得手之後,徐風儀拉著劉倚玉的手,提著食盒跑到僻靜處開啟一看,只見裡面放著九個加蓋的瓷碗,有魚有肉,都是特別加工的精美菜餚。魚上不見一根刺,肉也不帶一骨頭,如此精緻的飯菜,想必是專門替倭酋開的小灶吧?徐風儀和劉倚玉含情脈脈拈起食物,互喂著對方,把這原本給倭酋的吃飯菜一掃而光。
填飽肚子,劉倚玉和徐風儀也有力氣和興趣在湖心寨上竄下跳了。兩人一前一後摸到一間高腳樓下,這種高腳樓是太湖沿岸常見的建築物,目的是防止雨季湖水暴漲而加高的房子。徐風儀潛到那座高腳樓下,透過樓板裂縫,只見樓內燈火通明,麻葉夫人與小野一郎及伊賀太郎正在房子內旁若無人地嘰裡呱啦商議事情,說的是倭語,徐風儀象只掙頭鴨子一般側著頭,一句也聽不懂。
徐風儀見麻葉夫人說了一通倭語,他又聽不懂對方說什麼,急得有些抓狂。過了一會兒,又聽麻葉夫人拍打桌子,吆喝起來。一個漢人侍衛聞言一邊往廚房趕去,一邊自言自語道:“遲些吃飯又不會餓死你,還說去搶什麼孩子呢,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