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金尼歸案繩之以法。”
大家正在敘談時,只見一名士兵入帳稟道:“遊擊鄒桂芳飛報軍情,星夜齎火牌前來,在轅門立等回話。”
俞大猷把鄒桂芳喚入帳下,問道:“是何軍情,把文書取來讓我看看!”士兵把文書遞傳過來。俞大猷見信封上面粘著三根雞毛。拆開一看,內言:“錦衣衛士上呈。大盜金尼,將於本月十五日子時,率領千餘逆黨,進攻台州府。請俞總兵官即日整點本部人馬一千五百人,限十六日巳牌時分,至台州城內會兵殄滅逆賊!本部定於十五日辰時,帶兵赴援。事關叛逆,不得少延時刻,貽誤軍機。火速!十萬火速!”
俞大猷即時擂鼓發令,集合本部人馬,進城協防。徐鳳儀、唐三也只得隨著俞大猷兵馬一起進駐臺州城。
部隊入城之後,便在城牆周圍安營紮寨。徐鳳儀恰好與劉大眼分在一組。劉大眼是個隊長,掌管一支五十多人的隊伍,不免忙碌指揮士兵搭建帳篷營壘。徐鳳儀也隨劉大眼忙裡忙外,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徐鳳儀忙了半天,自覺肚子咕咕作響,已唱起“空城計”多時。抬頭看那天色,月亮掛在中天,已交子時初刻。心裡尋思道:“忙得昏頭轉向,居然忘記吃飯。”轉頭向還在瞎忙劉大眼道:“你不餓嗎?咱們進城去,隨便找間飯店吃點東西。”
劉大眼正在檢查士兵卸下的鎧甲,缺甲片的補上,繩結鬆了的紮緊,忙得不可開交。聽見徐鳳儀這麼說,把一個兜囊送到徐鳳儀面前,滿臉羞慚的說:“徐兄,你餓了,吃兩個饃吧。別怪我慳吝,軍中只有這個。而且你再餓,也只能吃兩個。別貪心把我那份口糧吃了,害我餓肚子,那你就太沒義氣了。佔救命恩人的便宜,小心大家吐口水淹死你。”
“你說什麼?”徐鳳儀聞言眉頭緊皺,十分驚訝:“為什麼只能吃兩個饃?我還想吃一頓雞肉哩。”
“呵呵,我也想。”劉大眼吞了唾液道:“可是眼下吃上饃已是謝天謝地了!謝謝長官,謝謝列祖列宗。”
“就是沒什麼好東西吃,也不至於如此吧,給士兵送口熱飯,還不是舉手之勞?伙頭軍呢?”徐鳳儀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可思議。
“哎,你別跟我說這個了,本來衛所也有個伙頭司,有十幾個老弱病殘計程車兵替這千餘人馬做飯。但這幾個月台州一帶戰況激烈,部隊不斷馳援,忙於疲命,把伙頭司拋掉落下了。那班跑不及的伙頭軍,都被倭寇追上幹掉了,還損失了幾千石糧食。倭寇也吃準我軍伙頭司機動性太差,跑不快,連續端掉了幾個伙頭司。俞將軍也被倭寇折騰得怕了,只得暫時撤掉伙頭司,命令我們自籌乾糧備戰。”
“哦,原來如此,你們當兵的也真不容易呀!”
“徐先生你是個明白人,能體諒我們的苦衷,也很難得,在這裡劉某向你致謝,多謝你的同情,多謝你的理解。你說我當兵,能升官發財嗎?繳獲倭寇的財物,全部上交官庫,那有一文發給我們的?上面根本不體恤下情,那該發的餉銀還拖欠,該春節發的餉糧,到中秋節還沒拔下來,你想想朝中的高士是怎樣做官的?如果他們也象我們一樣捱苦,我們就認了,吃這虧也無不可。偏他們一個個鏽衣玉食,吃得腸肥腦滿,而且還娶了七姨八太,你能怪我們看著眼饞嗎?但他們還括不知恥對我們指手劃腳,說我們貪生怕死,是一群枉食君祿的廢物。我的天哪,徐先生你是個明白人,替我們評評理,明天我就要上陣打仗了,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我們要求吃一頓飽飯,這個要求很過份嗎?俗語有云‘寧做飽鬼,勿作餓神’。就算我是千刀萬剮的賊,明天早上你要砍我的頭,送我上路前也讓我吃頓飽飯呀!”劉大眼無可奈何拿起饃啃了起來,慘笑道:“他們讓我們吃這種東西,又怪我們打仗不賣力,你說他們的腦袋是不是長在豬身上了?呵呵。”
徐鳳儀忽然明白俞大猷為什麼就出兵支援南塘這件事跟唐三討價還價,江南軍中普遍缺衣缺糧,文官瀆職不作為,朝庭的支援邊防的物資經常無法到位,迫得好些江南將領不得不自籌錢糧打仗。有時候只能拿那些土豪劣紳開刀,這種事在戰事頻發的邊疆時有發生,不免傷及無辜。
劉大眼又道:“俞將軍平時為了激勵士氣,也曾高調許諾‘直搗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耶’。說逐走倭寇之後,與大家開懷暢飲一頓。哎,一將功成萬骨枯,誰敢保證我們能堅持到最後?能等到海波平靜這一天?那時我也許早就葬身海底了,還提什麼痛快吃肉?叫鬼吃麼?我只要求上面的大官憐惘一下我們這些蝦兵蟹將,在我們活著的時候,善待我們。他們吃肉的時候,別忘賞我們一塊骨頭。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