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死間”的兵法。“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所謂死間,是指製造散佈假情報,透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一旦真情敗露,我間難免一死。
王滶等到汪直被斬的訊息傳來,我想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惱羞成怒叫罵出這句名言:“不守信用!不守信用!”王滶是相信夏正的,所以他才上夏正的當,汪直是相信大明朝廷的,所以他才被忽悠了,愚弄了。這句話不光只有王滶向蒼天發出質疑,就在徐海被胡宗憲用計收拾後,王翠翹投海殉情時也發出同樣疑問:“為什麼騙徐明山,為什麼騙我?”大明朝廷卑鄙無恥到對一個小女人的承諾也不放過,也厚顏無恥違諾。自古及今,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用盡一切謊言欺騙百姓。執迷不悟的老百姓依然相信政府,政府相信老百姓嗎?早有人給出答案了──望京城內外,跨省截訪;廟堂上下,貪/腐猖狂。──幻想上京告御狀的小民該醒醒了,政府忽悠和患愚民的本質,幾千年來,一脈相傳!
憤怒妁海盜亂刀支解夏正,把他碎屍萬段。
俞大猷、戚繼光、盧鏜三軍兵馬齊發,企圖一鼓作氣吃掉王滶餘部。王滶擅長使用佛朗機等兵器,在海外也算是一號人物,因而被王直收為養子,作為心腹栽培。
汪直的佛朗機營是汪直跟佛朗哥人打交道後,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佛朗哥火炮。汪直這支裝備佛朗哥火炮的部隊,叫做佛朗機營。全營大概四百人左右,有部分是佛朗哥人、北歐海盜,小部分是倭寇和中國人。因為佛朗機營裝備佛朗哥火炮和火銃,這支部隊人數雖少,戰鬥力卻非常彪悍。佛朗機營是汪直的鎮海之寶和核心力量,是他橫掃東海,讓其他海島倭寇俯首稱臣的尖刀。這把尖刀也插在大明朝的軟脅上,成為明朝剿倭名將張經、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等人的噩夢。
儘管佛朗機營代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但這支部隊始終不能發揮出最強的實力,到底是什麼原因?汪直也莫名其妙,為了搞清楚什麼原因影響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正常發揮,汪直委任王滶為佛朗機營的總管,主管佛朗機營操練和維護工作,並負責調查研究影響佛朗機營戰鬥力不能正常發揮的原因。
聰明絕頂的王滶很就發現1,佛朗哥火炮太貴重了,每尊動輒數千兩銀子,一旦損壞,沒辦法及時更新。2,佛朗哥火炮太笨重了,機動能力差,跟不上大部隊的行動。3,佛朗哥火炮的火藥彈丸最怕潮溼,而倭寇恰恰在海陸之間頻繁地移動,火藥彈丸經常被潮水浸溼,嚴重影響戰鬥力正常發揮。4,裝備維護跟不上,佛朗哥火炮一旦被海水侵蝕,生鏽損壞,幾乎成為廢鐵。而有限的補充永遠跟不上損失。5,王滶同時發現有些海盜憑感覺亂開火。王滶很快用稻草多孔眼木箱解決火藥潮溼的問題,用精細計算解決隨機開火。
結果他破解一個困局,汪直的佛朗機營戰鬥力提高十幾倍。
而那些大明朝的造炮工匠,他們造的土炮非常隨意,根本沒有解決準確度的難題。官兵開火就是憑感覺打。
俞大猷、戚繼光、盧鏜三軍面對的透過精細計算才開火的佛朗哥火炮,被打搶抱頭鼠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明軍如影隨形的炮火打得無處藏身,除了潛水之外。
強硬派王本固這位浙江大員還使謊報軍情,在他奏疏中表現出的文筆絕對比倭寇的火炮還要銳不可擋,他紙上談兵的吹噓道:“是役也,我三軍不折一矢,不缺一刃,徒以命將出師,聲靈遐鬯,能使數年逋寇,一旦驚逃,海波不揚,邊鄙無聳,視彼功成而骨為枯、虜滅而水盡赤者,不啻倍之。”簡直把倭寇說成螞蟻,隨便他踩。
明軍被岑島殘倭打得怎樣?可謂死無喪身之地,屍體都找不到。王滶準確,完美的打擊讓俞大猷吃盡苦頭。岑港位於舟山之西,山嶺逶迤,道路崎嶇狹隘,岔口眾多,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王滶事先堵塞了其他通道,只留下一條小路,率眾居高臨下,據險死守。加上準確炮火,俞大猷、戚繼光、盧鏜三將計絕奇窮,為之束手。
兩萬官兵圍攻這千名殘倭,打了一年,硬毫無建功,就算是胡宗憲親自押陣也無功而返。
倭寇炮火就是強,一開火必伴有官兵屍體。官兵單兵衝上倭寇陣地吃不消倭寇鋒利的倭刀,群起而攻又被佛朗哥火炮打得無處躲身。
倭寇直至打完最後一發炮彈才從岑島撤出,幾乎全身而退。明軍一直輸,從未贏過。一個彈丸之地,官軍以十倍於倭寇的兵力卻久攻不下,損兵折將,最後賊酋王滶揚長而去。把武將榮譽看得很重的戚繼光,內心裡一直把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