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想要演講鼓舞士氣,表示與兩千西涼軍共進退。
只見童遠大軍已經衝殺過來,而且專門包圍崔勇那兩千人,甚至從他旁邊直接穿插。
那些西涼軍見主將崔勇被一回合擊殺,對方又專門朝著他們來,多數人毫無戰意,拔腿就跑。
於毒、徐晃哪裡給他們機會?重步兵仗著扎甲在身,直接正面攻擊,揮舞特製的強化山地鐵戟,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擊殺一切膽敢反抗、移動的人。
一批輕裝山地步兵穿插到西涼軍、幷州軍隊伍之間,也不管背後的張楊是否會動手,直接圍住驚惶無措的西涼軍。
兩百弓騎兵迅速出擊,追殺逃竄的西涼軍。縱使逃竄者人數更多,但這樣的局勢,估計難有多少漏網之魚。
張楊見到新西涼軍砍瓜切菜的勢頭,就有些喪膽。
手下四成嫡系,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六成為郡縣兵,平日早就厭惡崔勇西涼軍的暴虐,頗有點幸災樂禍的想法。
張楊見軍心不穩,不敢催令向前。剛好楊阜趕到陣前,說道:“請張太守會師長子,儘快與袁紹斷絕,跟著朝廷才是正路啊。”
張楊不敢硬剛,敷衍了幾句,匆匆領軍退卻了。
他受夠了,袁紹、童遠都不是好惹的,夾在巨人之間太痛苦了。
以後乾脆投靠他的好兄弟呂布算了。如果可以的話,還能乘著童遠、袁紹交戰,他和呂布夾擊曹操,爭取徹底佔領兗州。
之前什麼拉攏崔勇,稱霸上黨郡,現在想來實在可笑。那崔勇武藝冠絕他這裡,可被那徐晃一回合擊殺。
他身經百戰、裝備精良的兵馬,在剛才短短一瞬間,也全都沒了。
怪物啊,都是怪物。只有呂布才能制他們啊……
不多時,張楊逃回長子縣。
眭固迎接張楊嫡系入城,卻阻攔郡縣兵進入,然後發動伏兵,親手殺死張楊,控制長子縣倒戈。
他立刻迎接新西涼軍入城,又假傳張楊的命令,騙來各縣官員,全部軟禁控制。
南邊各縣在豪強的帶領下,直接響應。北邊屯留縣的楊醜,也直接起兵響應。
郭圖頗具謀略,察覺楊醜的異樣,提前走脫倖免於難。
雖然壺關還在審配手中,但是袁紹大軍瞬間失去除壺關、潞縣以外的整個上黨郡。
袁紹軍大量物資陷於敵手,數千兵卒因為沒有防備,被輕易俘虜。壺關面臨於毒、眭固、楊醜兵馬的威脅,徹底陷入被動。
郭圖逃回壺關後,心繫大軍與袁譚,留下審配守衛搖搖欲墜的壺關與潞縣,連夜北上通報情況。
不過,比郭圖更快的是童遠、徐晃、楊阜等人。
他們在眭固、楊醜起兵後,讓於毒控制上黨郡核心,指揮兵馬進攻審配。
然後北上襄垣縣,匯合一直沒有參戰的第十二旅和各豪強、塢堡武裝,儘可能高調的攻擊袁軍後勤部隊,營造一種圍殲的趨勢。
郭圖本人差點被捉,幸虧他脫身有術,趕緊鑽入東邊的太行山,然後走山路,沿清漳水北上,匯合袁譚大軍。
袁譚等人本來正要繼續北上進攻,聽到後方已經盡失,頓時炸開了鍋。
郭圖朗聲道:“這眭固本就是黑山匪類,張楊武夫,識人不明,反遭其害。整個上黨郡已經大亂,各地小人群起,我軍必須退卻。”
袁譚本有些擔心,他終究沒有挽救張楊,不知會不會成為黑點。不過,郭圖的說法把責任全部推給張楊,倒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文丑一心想著戰事,覺得上黨雖然大亂,但局勢不一定不可挽回。
他說道:“我等有七萬多兵馬,何不一舉殺回,奪回上黨呢?”
文丑嗓音洪亮,又是軍中赫赫有名的大將,他這麼一說,袁譚又動搖起來。
辛評知道袁譚、郭圖的想法,反駁道:“文將軍勇猛無敵,可是士兵打仗要吃糧食啊。”
文丑鄙視郭圖、辛評等人退卻的想法,
怒道:“我軍糧食又不全都倚靠上黨郡供應!除了被劫走的那些,還有審配的壺關,與張郃所在的涉侯國,這兩個地方都可接濟大軍反攻。”
辛評也是剛直的人,他高聲回道:“長公子與七萬多大軍的性命豈能冒險?打仗不是一個武將猛打猛衝就足夠的!”
“我軍應當立刻向東,僅僅百里之外,就是冀州平原,再行五十里,就是趙郡襄國。這是脫離險境的最快方式,到達那裡再請示主公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