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號角聲響起,一支援兵趕來。
為首一名膚色發白的頭目一邊馳騁,一邊喊道:“吾乃張別駕前部先鋒,羯人首領耶普忠,賊人休得猖狂!”
新西涼軍一聽是張既的援兵到了,立刻精神一振。
得到援軍支援後,徐晃乘勢發起猛攻,張方也指揮兵馬齊上,殺退了袁軍,繳獲許多兵器、馬匹、旗幟。
這一場戰役就以這樣的方式收尾,新西涼軍險中得勝。
袁軍最終損兵折將又失地,最好的反敗為勝的機會也被豬頭統領提前溜號而破壞。
鎮守壺關的審配得知後路已斷,打算焚燬關隘城池,帶兵輕裝簡行撤回魏郡。
可是,他突然得到最新訊息,高興得差點落淚。
“西涼賊終究是賊寇,天下得而誅之。”
徐晃、張方擊潰顏良軍以後,建議童遠乘勝追擊。
此時張既、王澤、呼廚泉等又領兵南下。
他們雖然打不過顏良、張郃合力,但兵力頗多,正好可以彌補童遠這邊的弱點。
張既等都提出繼續追擊,將袁軍徹底逐出上黨郡,然後拒太行山而守,居高臨下隨時可以出擊。
童遠有些分神,董威的出現給他許多幫助,但他專門安排的人員,回饋的內容超出預料,讓他有些迷惑。
對於戰況方面,目前敵我雙方的態勢明顯對新西涼軍有利。
顏良、張郃、辛評大軍雖然戰力不俗,但後退的大路被冰封的堰塞湖阻攔,他們的主帥又提前潰逃不知去向,確實可以乘勝破之。
不過,童遠卻另有想法。
他問向楊阜道:“對於追擊與否,義山怎麼看?”
楊阜微微思考,好像明白了主公的意思。他回道:“戰與不戰,盡在主公要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
童遠回以肯定的微笑,示意楊阜繼續說下去。
楊阜看向張既等人分析道:“我軍繼續進攻,卻是如德容所說,可以徹底佔據上黨郡,居高臨下威懾敵軍。”
“但是,這種自損八千,殲敵一萬的大戰,換回來的結果是,我軍在還沒消化成果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與袁紹展開決戰。”
文武眾將全都警惕起來,他們一點不怕袁紹大軍,但新西涼軍東西橫貫三千里,相當一部分主力尚在西北,直接決戰肯定無法發揮全力。
張既聽了瞬間明白,回道:“義山說的很對,現在我軍佔有優勢,但是直接和袁紹決戰,恐怕會讓曹操與韓遂佔到好處,確實不是個好時機。”
童遠總結道:“正是如此,有的時候優勢與主動權握在手裡,對於敵人來說就像隨時有一把懸在頭頂的劍。”
“而且敵人還必須進入上黨的潞縣等地,準備在不利於他們的地形,挨我們這一劍。”
眾將深感讚歎,原來打仗除了列陣衝殺,以及埋伏迂迴外,還有這種操作。
武將中只有徐晃,已初步領悟了戰略、戰役、戰術、戰鬥的差別,以及它們各自的獨特奧義與魅力。
隨著瞭解的越多,他越能感覺到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在認識童遠之前,他有些傲氣與自滿,現在他更多是沉著的態度與進取的雄心。
童遠又和眾文武商量了一會,決定奪取壺關後,徹底結束這場上黨戰役。
按道理,壺關審配擅於防守,但無論如何也擋不住西邊南邊眭固、楊醜,東邊北邊有新西涼軍,這種恐怖的態勢。
大軍剛要啟程,提前探查壺關方向的於毒、疙瘩派人急急回報,說是上黨軍先發生叛變,南部諸縣又被敵人拿下!
童遠急忙詢問細節。
原來這眭固曾經是黑山軍,早就和童遠、於毒達成默契。
但是那楊醜不過是牆頭草,不論是張楊、袁紹還是童遠,誰給他好處多,他就支援誰。
歷史上就是他先叛變,殺了張楊,而後和袁紹達成合作的眭固又殺了楊醜。
這回剛好反過來,眭固與童遠達成合作殺張楊投誠。而楊醜又殺了眭固,算是給另一條世界線的自己報仇了~
楊醜當然有所憑藉,才敢冒著童遠大軍的巨大威脅殺掉眭固。
不過,他新投靠的這個勢力確實強橫,因為他是曹操!
“主公,這位就是河內溫縣的常林,字伯槐。”司馬懿向曹操介紹道。
曹操大喜,竟然顧不上穿鞋子,就從席上快步走了過來迎接。
常林非常感動,立刻上前拜見曹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