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包圍顏良(1 / 2)

大軍向南走了二十里,都是平坦的大道,可是最後距離古黎國還有二十里的時候,又變成山間小路。

蔣義渠說道:“大公子,從這個地方往南二十里就是古黎國不錯,但我認為先不要著急趕路。不如先派遣一支兵馬輕裝南下,聯絡兩翼的潞縣與涉侯國,然後構成犄角之勢,自然可以進退自如。”

袁譚一心想逃到安全的地方,他聽不進蔣義渠的話,更沒有安排人在此留守,與顏良前後呼應。

他更想不到,現在他所在的位置往東三十里內,張郃再情報斷絕的情況下,憑藉戰場直覺,判斷出大軍大概方位,正拼死救援中。

可惜,他把自身安慰看得重於泰山,既沒采取行動,保護顏良的背後,也完全沒有對張郃等友軍的信賴,以為他們只會固守原地。

隨著袁譚大軍逐步遠離顏良與張郃,童遠終於發動伏兵,包圍顏良。

張既、趙昂、公孫續等兩萬人從北面攻擊,繼續發揮弓箭兵數量、裝備和訓練的優勢,並用大量騎兵掩護側翼,謹防追擊。

西邊太原郭家、王家的邊軍、部曲已經抵達,先開始襲擾,暖場熱身練練手。

黑山軍的杜長率領一萬餘人,封鎖顏良的東邊。他們雖然從井陘抵達不久,但深熟地形,扼守住山間道路綽綽有餘。

只有南側留出大路,讓袁軍以為可以退卻。其實呼廚泉、劉豹的六千騎兵,早在左右準備就緒。

如此陣勢簡直是要把顏良留守的一萬餘人生吞活剝。

可是顏良早有準備,根本沒打算退縮。他指揮兵馬沉著應戰,一應水源、糧草保護到位,控制附近幾個小高地與大營互為犄角。

他又派出傳令兵向南突圍,通知袁譚大軍具體情況,讓他不用召集救援,他至少能夠固守十天以上。

呼廚泉、劉豹依照童遠號令,沒有徹底殺光這些傳令兵,故意讓袁譚得知訊息。

袁譚主力已經翻過群山,到達袁紹軍控制的邊緣地帶古黎國。

虎口脫險後,袁譚全身重壓頓時蕩然無存,他信心滿滿,想要坐鎮此地,指揮大軍全力反攻了。

辛評覺得略有不妥,建議道:“目前我軍還沒有全然脫險,這古黎國缺兵少將,靠著住進大戶、農夫之家才得到些許補給。”

“不如在這裡留一萬兵馬,然後大軍撤到涉侯國,再整軍反攻不遲。”

袁譚有些不願意,他覺得目前的位置已經安全,東西四十里處都是自己人,哪裡有什麼危險。

文丑反對辛評退卻的意見,說道:“我大軍既然要反攻,那怎能退卻?!”

“我認為,既然後路已經安全,就在此地留下一萬兵馬,與潞縣、涉侯國成掎角之勢,然後大公子領軍北上,痛打敵軍。”

袁譚聽了還是不悅。他好不容易從崇山峻嶺中回到城池,再讓他去山裡去他怎麼也不願意。

郭圖知道袁譚的心思,他又拿出折中平衡各方,皆大歡喜的本領。

只見他沉穩地說道:“直接撤退太過消極,大軍再回山中實在勞累,其實只需大公子坐鎮於此,再遣一上將匯合顏良將軍,再調集張郃兵馬分進合擊,如此大事成矣。”

袁譚大喜,一些吃瓜文武也都覺得郭圖位高權重,又同時照顧到進攻與防守,真是有大智慧啊。

這時,又有斥候突然來報,說是張郃已經領軍出擊,沿清漳水北進,正與敵人交手。

郭圖作為精通文武的長者,捋了捋鬍鬚,感嘆道:“新西涼軍終究太年輕,太簡單,根本不是我袁軍磨合多年的對手啊。”

他志得意滿地說道:“大公子,此乃天賜良機啊!”

袁譚問道:“公則先生,這有何良機啊?”

郭圖略微神秘地向眾文武問道:“顏良將軍的傳令兵,帶回來的訊息,你們能解讀出來什麼?”

“形勢危險?”

“敵人主力包圍顏良將軍?”

“顏良將軍可以堅守一段時間?”

軍中各將七嘴八舌地回答著。

郭圖搖了搖頭,回道:“非也非也。敵軍動用了張既、公孫續、太原諸家、黑山軍甚至還有匈奴人,但是沒有敵人的主力無畏軍。”

眾人恍然大悟,可是這有說明了什麼呢?

郭圖更加神秘地說道:“賊首童逆還沒有現身,那個和我方交過手的徐晃也沒出現!”

文丑精神一振,那使大斧的徐晃幾年前和他交手兩次,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人遲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