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面積木盾護身的板楯蠻,首先開始加速衝擊。
“喝嗷喝呦!”
“咚!”
在特有的戰歌聲中,他們以巨大木盾,撞擊在陷陣營前排士卒的鐵盾和鎧甲之上。
雖然陷陣營裝備的是鐵盾,可勇蠻營的木質巨盾覆蓋面積更大,無法閃避。
這第一輪撞擊,雖然沒有殺傷多少,但把陷陣營的陣型完全遲滯了。為第二輪攻擊,創造了完美條件。
“吼!”
五十名壯碩士卒,緊跟而上。他們掄起手中的雙手戰錘、戰斧,劃出一道道死亡曲線。
古代,當兵卒穿上重甲,往往可以把刀劍、單兵槍矛和輕箭的殺傷力降低到誇張的地步。效果稍好一些的雙手刀劍、長槍大戟和複合弓、單兵弩,也不能發揮出全部效果。
可是,有一類兵器最適合對付這些鐵罐頭,那就是雙手戰錘、戰斧。
“鐺!”
“啊!”“嘔唔……”
前排幾十名陷陣營士兵,直接被重創。他們當中的多數,沒有被直接打到要害,卻不得不用盾牌、盔甲,甚至手臂抗住鈍器重擊,結果是哀嚎聲瞬間響徹戰場。
被鈍器擊中非要害位置,往往不會立刻致死,但會生不如死。即使是身經百戰,紀律嚴明的陷陣營兵卒,也不可能在大面積骨折、嚴重內出血的情況下,繼續作戰。
陷陣營也不會坐以待斃,第二排的長槍手,立刻刺出一排長槍,希望藉此重創那些動作幅度過大的雙手重兵器的對手。
可是,板楯蠻的大盾,又從斜持狀態,改為正面抵擋。
大面積厚木盾防禦效果極佳,空隙很少,長槍沒有機會繞過,就算個別力氣大的傢伙,手中長槍刺穿木盾,但也卡在其中,被板楯蠻的環首刀一一收割。
手持雙手重兵器計程車卒們,也不是隻能砸擊一次。悍勇無畏的他們,完全不做招架動作,繼續掄動兵器,破開他們面前的一切。
一時間,陷陣營第二排兵卒,雖然大多避開了重兵器的直接攻擊,卻也有不少人槍折戟斷、頭破骨裂。
“這就是全部了嗎?陷陣營可不會被這麼兩招就給鎮住。”
高順看到這個情況,只是心疼,卻不焦慮。
因為陷陣營在肉搏中,還是有把握透過紀律和配合,勝過那些不適合貼身近戰的大盾、大錘、大斧對手的。
很可惜,剛剛只是“先盾擊與次砸擊”,還有“再射擊”等著呢。
一批陷陣營士卒,看到對方大盾、重兵確實有些配合,可是非常不適合貼身近戰。在什長的指揮下,一批批士卒改變態勢,手持環首刀準備肉搏。
然而,剛剛完成衝擊的勇蠻營,竟然開始後退。迎面而來的,竟然是一批批弩箭!這些弩箭比較短小,可精度極高,幾十名陷陣營兵卒被直接射死,其中近半,是被一箭貫穿咽喉。
“新西涼軍中,善射的可不止是黃於的弩手、胡琅兒的弓騎手,還有勇蠻營中善射的板楯蠻呢!”
這些板盾蠻將士,非常善於山地作戰。
在他們生活的巴蜀山地,可以藉助林木掩護,發揮弩機伏擊的威力,又剛好多山,將弩機不善拋射的缺點最小化。
這次近距離射擊,大多數目標都在二十步以內,並且敵我雙方有一定程度糾纏,非常不便於遠端兵器發揮效果。可板盾蠻善用的輕便短弩,剛好可以用在這個時候,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徐晃這一次證明了,他不僅可以單挑、突擊和護衛,還更善於指揮兵馬。
勇蠻營“先盾擊、次砸擊,再射擊”,這三板斧打擊能力驚人,初次使出便驚世駭俗,打掉了天下最強的兵馬之一的“門牙”。
不過,徐晃現在還沒有達到他的巔峰,而對面的高順,論經驗更加老道一些。
“不要慌!他們雖然裝備大盾,可是不擅於貼身作戰。剛剛只是搶攻佔了先機,這次輪到我們啦!”
“陷陣之志,永不言退!”
陷陣營在這裡有五百人,剛才已經戰損超過一百多。這種比例的傷亡,放在一般的軍隊,恐怕早已導致潰敗。
例如,一千七百年後,一批手持毛瑟步槍,單兵裝備冠絕亞洲,在世界也是頂級的“強軍”。在自家主場,戰損百分之五,就會潰散……
陷陣營立刻組成前排刀盾分散隊形,後排長槍密集陣型,一口氣撞進勇蠻營陣中。
徐晃看到這個隊形,十分驚訝。一些優秀的軍隊,會先用長槍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