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弩兵正面迎擊(1 / 2)

大陣正面,徐晃大戰右賢王之時,匈奴騎兵也試圖從北面迂迴到新西涼軍側翼。

可是,黃於、楊奉早已率領精銳等候多時,連地形都專門處理,靜候匈奴人自投羅網。

大陣北部這一片,地勢低窪,又被屯田軍工程兵專門引汾水佈置,所以這裡是專門為無畏軍殲滅對方騎兵,精心準備的戰場。

匈奴五個部落王,看到無畏軍步兵的佈置是兩排弩手在前,三排弓箭手在後,再後面才是兩排近戰步兵。

另外有各類近戰步兵位列弓弩手兩翼,但旗號似乎又略有不同。

在他們眼中,這種陣型比南邊的大陣好對付多了。那些弓弩手最多一千人,不可能阻攔得住多於他們的騎兵,所以幾人商量了一會,決定正面衝擊。

五王集合各部有護甲的部眾,並選出一王帶著他的部眾作為第二梯隊,前後分別是一千甲騎和兩千輕騎,準備正面衝跨無畏軍。

一千甲騎列成十個錐形陣,從一里之外開始加速。兩千輕騎緊隨其後,以隨意的陣型跟在後面,準備擊殺被他們衝散的步兵。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第一批魯莽的批甲匈奴騎兵衝向正面,按道理進入一百五十步應該會加起速度,可是他們慢吞吞的,甚至還有人馬失前蹄。

原來這片泥濘不僅被工程兵引過水,還佈置了少許分散的絆馬索和拒馬。這些東西多是一次性用品,而且需要些許的成本,可對於物資充沛,準備多時的新西涼軍來說,自然不算什麼。

一千匈奴甲騎就這樣踉踉蹌地進入弓弩手的射程內。馬上的騎兵倒是不怎麼害怕,他們身上穿著皮甲,手裡還拿著圓盾,早就做好對抗箭雨的準備。

而且馬匹在速度不快的情況下被射倒,他們這些騎兵正好可以避免意外傷亡,到時候剩下的人一殺過去,後面的輕騎跟上,還不是輕鬆解決他們嗎?

他們的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因為這就是為他們精心準備的墳場,只怕他們不敢衝過來呢。

“放箭!不用保留!”

“諾!”

震天的怒吼聲中,前排弩手瞄準第一排騎兵射了過去,後排弓手將射出的角度微微上揚,毫不猶豫地放箭。

瞬間,一千多支箭如風般席捲加不起速度的匈奴騎兵。

無畏軍的弩手並沒有開始費力的裝填箭矢,而是將射完的闕張弩扔在地上。然後接過第二排人遞過來的一把裝填好的闕張弩!瞄準還站著的目標又是一輪齊射!

他們緊接著扔掉弩機,又從後排接過一張早已準備就緒的闕張弩,再進行第三輪精準射擊!

三輪闕張弩直射之後,他們才拿起力量稍弱的,卻便於裝填的擘張弩繼續延續火力!

十息之內,六百弩兵射出了兩千多支箭,六百弓手還沒有發力,只射出了一千兩百支箭,但這個數量足以重創慢速衝上來的一千皮甲騎兵了。

這些送死的匈奴兵們還妄圖用小圓盾和皮甲阻擋箭矢,可是威力巨大的闕張弩射出的箭矢威力逆天,直接連人帶甲貫穿了他們的身體!

有的悲慘者,左手的圓盾像紙張一樣被輕鬆刺穿,利箭能量驚人,又洞穿了他的手臂。

人類脆弱的手臂又能消耗箭矢上多少能量?那箭矢繼續前進,直接插入那人前胸的皮甲,稍微減速,剛好沒入心肺之中。

這就是匈奴百夫長級別的全套防護,換來的只是箭矢不會從後背再穿透出去而已。

一千匈奴甲騎直接被射死四百餘人,另有三百餘人因箭矢殺傷、自相踐踏、馬匹甩飛等原因身負重傷,勉強苟延殘喘。

又有近百人嚇得自行潰散,少量殘兵依靠著屍體、障礙,用威力不佳的騎弓零散還擊。

無畏軍弩手這邊在什長的指揮下,按照各什依次擊殺零散抵抗的目標。

以有序指揮對付零散還擊,不一會匈奴人就死傷慘重,苟活者不顧一切地逃竄。

更可況他們經歷過呂布帶來的可怕震懾,他們這一年進行了艱鉅的磨鍊,現在配合得更加精熟,輕鬆解決了近百匈奴兵,只剩下個別猥瑣的,還勉強苟延殘喘。

精銳弓弩手,在專門佈置的陣地和有利的地形中,打垮了對方所謂甲騎的衝擊,一點都不奇怪。

不論是之前的白波軍、袁紹軍還是當面的匈奴舊王庭大軍,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過硬、百裡挑一的強軍,更是一個以屯田制為主,包容士族豪強與小農經濟,並用系統整合的體系。

這個體系以充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