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平時話不多,可是一個人的時候就有點喜歡自言自語,也許是能和他交流起來的聰明人太少了。
他想到了童遠,兩人有一年時間沒見了,現在局勢動盪不休,他又在想些什麼,不會被文優給耍得團團轉了吧。
這個考驗必須扛過去啊,有時候只需要調整一下思路,就能化險為夷。希望他能像去年一樣,用那樣的毅力,達成如此的成就。
“報,鎮北將軍傳信過來了。”
賈詡快速讀了一遍竹簡,這字寫得如此平平,想必代寫書信的蔡琰不在身邊。
不過內容讓他頗為欣慰,他終於突破了這層阻礙啊。
……
重新振作起來的童遠,專門走訪上郡、西河等地,與張既、衛覬等商量了重新設立各郡的事情。
他專門看了高奴城以西,延水畔的一座新市鎮,此地依山傍水,靠近新修直道,從天水來的商旅也在此重點發展,稱得上上郡諸城中,最熱鬧安穩的地方之一。
此城現在僅是一座鄉城,因為靠近延水,暫時被稱作延城。但是由於位置更好,且屯田推動的各類經濟發展迅速,大有蓋過高奴老城的趨勢。
童遠和張既都覺得延城更適合作為郡治,而上郡過於龐大,南邊的洛川縣到北邊的膚施縣,有一千里路,東西寬也有六百餘里,實在是一般郡的三倍有餘。
這種情況,可以新設一郡,以延城為中心,臨近三輔、河東的諸縣組成一郡。以膚施為中心重新設立上郡,承擔防禦侵襲,光復河套的任務。
初步規劃好以後,童遠又向東渡過黃河,到達西河港。很方便就在離石城見到了衛覬、徐晃等人。
按照之前商討,一年之內不打算從西河郡起兵,向北出擊。所以此地最主要的任務是監管之前收降的匈奴等部,發展經濟民生,為以後得東征西討做充分準備。
在發展方面,他與衛覬、徐晃略作交流,發現眾人並沒有因為李儒劫走獻帝而有所擔憂。相反還覺得,對方兵馬更少,所處區域地少人稀,應該會和河東等地走得更近才對。
衛覬說道:“如今裴家家主裴茂在朝中擔任要職,雖然他沒有徹底倒向主公,卻不會捨棄自家利益改投他人。”
“既然李儒日益膨脹,不如搭建一明一暗兩條線,明面以裴茂為主,聚集一批支援河東的官員。暗線的話,吾判斷獻帝遲早會東歸洛陽,我方何不從此入手?”
童遠心中凜然,之前他就有透過四海商幫往洛陽附近佈置了周倉、李通、劉闢、龔都等人,專門預防曹操的行動。
再加上馬日磾的關係,他又推動授予曹操兗州牧、鎮東將軍,拉攏住他。
結果因為李儒的行動,暫時忘記了那邊的佈置。經過衛覬提醒,他發現確實可以先下手為強,到時候也能大幅增加談判的籌碼。
他順著河水南下,回到皮氏主持相應事務。
不過,等待他的是一個驚天的訊息,讓他稍微放鬆下來的神經再次緊繃起來。
……
與此同時,李傕已經安排侄子李暹、李別撤回三輔,留了一半兵馬守在此處。
他本人則在華陰等待李儒和天子的詔書。
不久,天子果然降詔,安撫一番並給予獎勵,讓他好生髮展三輔,修繕長安,待不久也許就會返回。
這樣的內容讓李傕開心不已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半年來得罪了獻帝,恐怕被昭告天下群起而攻之。現在他不僅得到安撫,而且獻帝似乎有回到他手裡的可能,這太讓他驚喜了。
李儒和他單出一間,問道:“大司馬對這個結果可否滿意?”
李傕笑道:“哈哈哈,文優啊,我們兩個這幾年何必爭來爭去?現今你我聯手何愁天下不定?”
李儒笑了笑,說道:“這世道終究還是合作來得好些,大司馬回到三輔可有何計劃?”
李傕說道:“這還用說,當時是厲兵秣馬,準備攻擊夏陽等地,讓那童逆好看!他這傢伙從我手中騙走了不少縣城,我肯定要讓他加倍償還。”
李儒卻說道:“不可如此。”
李傕驚疑道:“為何?難道你怕他們不成。不是我吹牛,就他單獨在三輔、上郡的這點兵馬絕不是我對手。至於河東倒是可以徐徐圖之。”
李儒說道:“大司馬戰略眼光無與倫比,可是那童遠知不知道你我結盟的事情呢?”
李傕說道:“這,當然不知道啦……”
他突然眼睛一睜,說道:“原來如此,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