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晃升職(1 / 2)

他做好這一層基礎以後,與聚攏到身邊的人才們談天論地,一同規劃這更為上進的未來。

不久後,經過馬日磾指導,蔡琰撰寫的奏疏抵達安邑,其內容讓整個朝野震動。

最後在裴茂領頭的一批左馮翊、河東官員的推動下,朝廷同意了董白、童遠的上奏。

正式將三輔改為馮翊郡、京兆郡、扶風郡。

其中,馮翊郡郡治郃陽,轄涇水以北共十二縣,由童遠等發展守禦。

京兆郡以長安為中心,扶風郡以武功縣為中心,由李暹、李別發展守禦。

新設延安郡,比歷史再次提前。

延安郡以延水旁延安新城為郡治,轄漆桓、洛川、雕陰、定陽、新設的延川。改上郡向北,仍以膚施為郡治,所轄縣鄉可根據光復幷州設立。

其餘河東、西河、太原三郡暫時沒有調整。但一應主要官吏已有晉升調整,不在話下。

李儒知道這是童遠搞出來的,但此舉有助於他的主公董威,並符合他暫時拉攏童遠的規劃,所以也沒有什麼阻止。

經過這次調整,童遠的統轄的諸縣,也清楚的分為兩個區域。

馮翊、河東兩郡隔黃河相望,兩郡都比較繁榮,糧、鹽、鐵、馬、炭等一應俱全,四海商幫分會進駐各主要縣城。

人口方面,兩郡共有屯民二十五萬,其他百姓三十餘萬。其中河東人口兩倍於馮翊郡,主要是因為童遠收服白波、於夫羅等部,保護了此地沒有遭到慘重破壞。

河東郡還有歸附的十五萬匈奴人,他們大部分在河東郡北部過著農牧結合的日子,有一些部落在西河、太原兩郡南部。

延安、西河兩郡,都是剛剛光復的區域,目前農牧工礦混合發展,估計即使是屯田,也只能在提供兵馬和牲畜的基礎上,做到自給自足而已。

這兩郡屯民共有十萬,其他散落於豪強的人口,以及歸附的氐人、全無種羌等,估計加起來又有五、六萬人。

這兩郡雖然人數遠少於馮翊、河東,但考慮自然環境的承載力,近期不計劃遷入大批人口。

另外是隻有部分割槽域的太原郡和上郡。

這兩郡從名義上由他和董白管轄,可實際上部分地區仍掌握在當地士族、豪強手中,或是根本就處於未光復的狀態。

所以近期採取穩固防禦態勢,為未來光復做準備工作。

洛陽往東的諸將也調撥一批糧草、財物賞賜,並安排周倉與屯田軍商戰兩用船隊的馮濱接洽,正式將孟津周倉部納入屯田軍的範疇。

南邊劉闢、龔都、李通駐紮梁縣、軒轅關,他們實際上也成為新西涼軍的附庸勢力。這段時間聚攏了不少人口,又妥善發展,再過一個月也能迎來一輪秋收了。

又在張錄的努力下,聯絡收服了盤踞在汜水關附近的黃巾舊部卞喜。其人頗為勇武有謀、行俠好義,除了一千多骨幹弟兄外,又聚攏了三千難民。

這回也給他授予校尉的稱號,讓他駐守汜水關,穩固洛陽周邊的安全。

重新劃分了各區域,接下來就是集中力量做事情了。

他讓董白往朝中發力,爭取升原河東太守王邑進入朝堂。

這個王邑在河東太守任上時間不短,做得可以說是穩穩當當,頗受到吏民各家愛戴。可是他一直與新西涼軍走得不遠不近,用也難以深入,不用也頗為不妥。

乾脆給他升官,讓他進入朝堂。剛好他早年師從宗室名儒劉寬,在士林中很有威望,讓他入朝展開活動最為合適。

另外,他打算將馮翊、河東兩郡事務統籌起來,文由衛覬處理,武由新西涼軍管轄,集結力量準備出擊。

所以衛覬就卸任西河太守,改為河東太守,且兼任司隸別駕從事,具體主持馮翊、河東兩郡民事。

張既由幷州治中從事,晉為幷州別駕從事,並且擔任延安郡太守,主持延安、西河、上郡三郡事務。申隆輔佐其建設道路,開採礦石等地下寶物。

又以於毒部為基礎,吸納全無種羌、氐人各五百,組建無畏軍第三衛第十旅。於毒任旅校尉,薛夏除郡縣職務外,兼任軍教官。

太原郡由於安穩繁榮,且周邊形勢複雜,必須考慮各方平衡。所以,升賈逵為太原郡丞,正好他的能力足以處理好南部發展、統轄友軍、結好晉陽等複雜任務。

之前在太原南部發展的孫資、張方等人就撤回皮氏,由他這邊統一重新部署。

考慮張既、於毒防衛重心在延安、上郡這邊,而西河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