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緝亦笑道:“在淳于瓊的帶動下,原本支援迎接獻帝的郭圖突然轉變,提出類似觀點,結果深得袁紹贊同。”
眾人又笑了一陣,可是負責情報方面的張錄就笑不出來了。
張錄這邊透過四海商幫和江湖、道教朋友,探聽了很多訊息,可是像裴緝介打聽到這種層次的,完全不是他能搞定的。
他心裡感嘆道:“這些士族真是手眼通天,有的時候他們的主公打得頭破血流,可這些人還是有他們共同的話語,搞成一夥。”
“可另一些時候,他們明明利益一致,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立場差別,卻爭得你死我活,搞得天下為之矚目。”
這時,衛覬分析道:“我們目前知曉曹操是我們更可怕的敵人,而袁紹是那個把握機會偏差的那個,那在思索破局方面,也可以往這個方向試一試。”
童遠眼光一亮,聽一聽衛覬有何破局辦法。
衛覬一開始並沒有想出打破當前局勢的對策,但聽到眾人關於袁、曹對於獻帝的分析,隱隱察覺出打破局面的辦法。
他分析道:“袁紹與曹操,我們更應該警惕曹操,對其採取防禦的態勢,而破局就該從袁紹這邊破局。”
黃於插話道:“這倒是很明顯,上回我們就能擊敗袁紹,要不是那呂布頗為難纏,說不定河北之地也早就是我們的了。再說,那張楊那邊也有……”
徐晃急忙說道:“黃兄先不要討論其他話題,還是聽聽伯覦怎麼分析吧。”
黃於也察覺自己差點說漏嘴,畢竟上黨張楊身邊的楊醜是自己人的這件事,還是不要反覆提及,搞得人眾皆知比較好。
衛覬繼續道:“這袁紹周邊有黑山軍張燕、太原雁門大族王澤、郭縕等人,北邊代郡是鮮于輔,幽州則是公孫瓚、閻柔,以及以踏頓為首的烏桓各部人馬。”
“從目前來看,張燕、公孫瓚是我方友軍,尤其是黑山軍已經和我們連為一片,關係密切。”
“代郡鮮于輔、幽州閻柔、烏桓踏頓則是袁紹這邊的,太原、雁門的各大族處於兩不相幫的狀態。”
眾人覺得袁紹不愧是天下諸侯之首,論勢力還在曹操、韓遂、孫策等之上。
“按照目前來看,比較粗糙簡單的辦法是我軍協同張燕,直接攻打袁紹,救援公孫瓚。但是,對方早有準備,上黨、河內的敵人也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側翼和司隸。”
去卑問道:“沒想到直接上這麼麻煩,記得上回還比不用擔心這件事呢。”
蘇則說道:“這說明對手尤其是曹操,比過去壯大,還做了特別準備。這打仗,軍需補給至關重要,人少了會被曹操襲擊,如果安排大量兵馬守衛糧草,又會影響前線戰力。”
經過衛覬、蘇則分析,眾人基本認清現在不能直接進攻袁紹的現狀,也更加擔心袁紹、曹操進一步壯大的威脅。
衛覬說道:“這第二種辦法,就是向北發展,拿下河套、晉北,從多個方向給袁紹軍壓力。”
楊奉問道:“同時拿下這兩大片區域,會不會難度太大?”
衛覬說道:“這個方案最關鍵的點就在這裡,如楊副將所說,同時拿這兩個區域,很有挑戰。但只拿下晉北,東西北三側都是敵人,這又是一個突出部區域。”
眾文武暫時安靜下來,發現衛覬所說,與童遠去年與大家的分析非常一致,看來要想破局,就需要繼續攻略河套。
童遠說道:“河套、晉北兩個區域,在我看來需要先從河套出擊。首先,雙路齊出不是不行,但我們必須留守大軍,防備曹操。”
“其次,試想我們先進入太原、雁門,再攻略朔方、五原,那袁紹就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和應對。”
“所以,應當先對河套採取攻勢,再優勢的基礎上,透過朝廷幫助吞併太原,然後一舉拿下河套與晉北,以光復幷州之勢,壓迫袁紹勢力發展。”
童遠信心十足,與其被困於當前局勢,不如大膽向北開拓,徹底光復幷州,到時候不愁無法掌握北方的主動權。
他又補充道:“我們進攻河套理由充分,道義上佔有優勢,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隱藏我們對付袁紹的意圖。”
眾人都深感贊同,又考慮到卸嶺部和其他屯田工程兵,將幷州道路整修,各縣鄉屯和歸化部落都可以支援大軍的供給,向河套進軍也不用擔心道路、補給問題。
一番佈置以後,童遠單獨找到張錄,詢問東北區域四海商幫佈局情況。
張錄介紹道:“透過徐榮將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