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元建安(1 / 2)

第二年春天,天子詔令改元建安,是為建安元年。

冊立貴人伏壽為皇后,是為大漢伏皇后。持金吾、國丈伏完,晉輔國將軍,儀同三司。

封李儒為車騎將軍、梁侯。董承為安國將軍,段煨晉前將軍,裴茂為尚書令,王邑為大司農,其餘官吏也各有晉升。

劃京兆、扶風兩郡由司隸校尉董白、幷州牧童遠等管轄,馮翊等八郡官吏,自太守以下可自行任命後報備。

張繡封為鎮南將軍,令謹守宛城。胡帕拉卡、伍習、韓福、孟坦等討賊護駕有功,具有封賞。劉闢、龔都、李通、周倉、卞喜等安穩洛陽等地,具有嘉獎,令渭陽君、郃陽侯授予職位。

建安元年的詔令一出,天下震動。

在多數人看來,天子重新穩定下來,西涼軍再次抱成一團,而且其領袖是李儒、董白、童遠這些“董家人”,估計離天下統一不遠了。

三年前,李傕等人僅僅是佔據三輔,就能派出馬日磾、趙岐出使天下,令不許互相攻訐。這回他們又恢復了幷州、洛陽、雍州等地,形勢更加有利於西涼軍,估計關東群雄也會上表順從了吧。

果不其然,稍近的曹操、張楊、馬騰等立刻上書,祝賀朝廷局勢轉好,並送上一批寶物。

李儒、伏完又重新調遣手下兵馬,令段煨守衛函谷關及將要建成的潼關,伍習、韓福、孟坦等進駐虎牢、汜水、軒轅等關,董承守衛梁縣等南路。

而北部重要的孟津,由新西涼軍的周倉、卞喜守衛,他們將孟津港修建完善,往來的船隻運送大量物資來往洛陽。

童遠將跟隨劉闢、龔都部的八萬軍民,大部分安置在河東郡東南的大陽縣屯田發展,少部分水性好的精銳,留在孟津周倉手下,編入第三衛直屬的船隊水軍。

他本人帶領無畏軍主力重心向西,準備壓迫李暹、李別,讓他們聽從朝廷的詔令,主動投降。

賈詡也從天水冀縣出發,先在祋祤與童遠相會,然後與馮謀一同造訪長安,勸說二李就範。

李暹、李別大體也知道現在的形勢,他二人親自領兵,佈置好儀仗,出長安十里迎接賈詡、馮謀等人。

二李見到賈詡就抱拳道:“見過文和先生。叔父尚在時,就時常教誨我等,這西涼軍全賴文和先生才有今天,若是先生在身邊,估計事情也不會至此。”

賈詡回道:“大司馬實在是過獎了,其實咱們這些邊人,那個時候團結起來就有光明的未來,而互相攻訐挖人作亂,就差點被士族所壞。”

“我經過扶風、京兆等地,看到各地安穩,春耕也在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你們做得很好啊。”

李暹對農事一無所知,支支吾吾地接不上話,李別知道兩郡百姓能夠休養生息,除了暫時無兵事外,還少不了馮翊郡和四海商幫的幫助。

賈詡一眼就看出端倪,他也不說破,繼續若無其事的閒聊起來。

一行進入長安城時,張時、杜畿、韋康等一眾官吏組織城內百姓夾道歡迎。

李暹、李別對視一眼,他們並沒有安排長安官吏、百姓歡迎啊,這是怎麼回事?

賈詡看到馮謀眼神閃爍,依舊不動聲色。他轉頭對二李說道:“哎呀,長安城,我離開長安的時候可是被朝廷官員責罵陰狠不孝順,這次回來卻有百姓歡迎,真是太周到啦。”

二李欣然以此為自己的功勞,開開心心地給賈詡介紹長安的一眾官吏。

張時,河東人,之前在長安就已相識。韋康,是涼州牧韋端之子,自然與雍州刺史賈詡熟絡。

杜畿,名氣不大也是頭一次相見,不過賈詡看得出來,此人眼神、舉止中透露著一股捕捉機會的感覺,想必他很有抱負,想要施展一番吧。

賈詡與馮謀對視一眼,他專門多和二李聊一些往事,馮謀則找長安眾官吏暢聊民生吏治。

交流下來,這李暹、李別受到賈詡遊說,知曉西涼軍再不統一沒有出路。再加上天子下詔,將此地交由董白、童遠管轄,兩人知道難以拒絕。

可是,他們手下一千骨幹,已經在兩郡佔有大片土地,搶來的女子也給他們開枝散葉,如果再調遣他們去經歷過去的苦日子,那是絕對不成。

甚至一些頭目已經組織起來,如果賈詡要求他們回到過去,那就殺賈詡,如果二李賣了他們,殺掉二李也未嘗不可。

如果這次來的是處事不精、毛手毛腳的書呆,恐怕會直接要求二李說服部下,強行貫徹勸降的命令。當然這樣的結果大機率是李部製造事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