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仔細品味其中的味道,不由愈發佩服庖丁的烹飪技巧。
以肉為主的一頓飯,常會遇到越吃越膩,越吃越無味的尷尬。但是,這回吃的順序是燉牛肉、烤牛肉、醃牛肉,順序與後世時常相反,但恰到好處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首先,燉牛肉雖然加入了適量鹽巴,又有些油水,但終究較為清淡,不會太過刺激味蕾。
第二道烤牛肉,姑且不去討論它看得焦脆是怎麼一回事,但美味的佐料剛好提升了一層味道體驗。
最後是醃牛肉,它剛好比較鹹,又很嫩,再次提升了食用體驗,還不油膩,正好讓人吃得下去,實在是一絕。
試想如果先食用醃牛肉,肯定會讓人覺得後面的兩種過於寡淡;而最後若是安排燉牛肉,很可能會致人油膩,不想多食。
厲害啊,童遠深感佩服地看了一眼幾位庖丁。他們也都是些普通屯民,卻用心給眾人做好後勤保障,遠勝農兵各自埋鍋造飯的效果。
他抱著一絲好奇,與庖丁們聊了一會,瞭解到他們為這麼努力拼搏的原因。
他們都是很普通的獵戶出身,家中偕老帶幼,養活一家維繫非常困難。後來又遭遇邊境大亂,不得不過上了顛沛流離、迫為壯丁的日子。
但跟了童遠以後,他們和家人不僅能夠吃飽飯,還能有所成就,讓別人對他們尊敬。
過去他們從來只是螻蟻,豪強、大戶,甚至軍卒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現在他們就是堂堂正正地活著,甚至子女還有機會讀書識字、學習技能。
這就是他們努力的原因,因為這段日子讓他們感覺好似生活過兩個世界。既為人,那就要活得精彩。
稍晚一些,他們取來酒水,邊飲邊吃,一同迎接新的一年。而童遠迫於軍務繁忙,就沒有和他們痛飲一場,一醉方休。
有人吃了這等美味以後,提議“開發佔據大片牧場之後,可以搞牛羊肉的生意,軍中、豪強肯定歡迎。”
童遠想了想,感覺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他想了想何不搞肉瓷罐,將牛羊肉放入瓷罐儲存,然後先供給軍用,再販賣到各地,賺個好價錢?
衛覬聽了,先是一陣無語,當確定童遠說的不是戲言之後,回道:“萬萬不可。肉類本就易發臭腐敗,再裝入瓷罐,僅能作為毒殺敵人的武器。”
“然而此舉過於陰狠,與將軍所作所為格格不入,所以覬以為,萬不可行。”
“啊哈?”童遠也是一愣,隨即大笑,化解了一時的尷尬。
最後,他把牧場、肉類等事交給衛覬、呼廚泉等人,讓他們因地制宜,探索一條路出來。
而那海量的牲畜,撥出十萬出來,一半交給沒安排屯田的府衙管理分配,另一半廉價賣給黑山軍張燕部。
其餘幾十萬全部劃入屯田,最後牲畜數量比屯民還要多,這樣也能大搞牛耕和石磨,甚至發展一定程度的農牧結合。
既然西河郡已有無畏軍駐紮,生產基礎令人讚歎,又交給能力優秀的衛覬、徐晃治理。童遠也就能分出精力,瞭解一下黃河對岸,上郡的情況了。
根據不久前的情報,張錄、張既已經拿下了故高奴縣城,正在進行光復北邊故郡治膚施城的行動。童遠知曉他們那邊也非常不易,趕緊派人嘗試渡河,聯絡情況。
此時雖然已經到了一月份,但水面上依然有不少浮冰,渡河仍然艱難危險。
好在,有熟練的船伕,可以支撐起小規模的渡河。十日內,終於溝通了兩邊的情況。
童遠終於得知膚施已定,張錄正在逐步控制整個奢延水以南地區。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一下對面戰役的細節。
他發現推演這些戰役,反覆覆盤,找到敵我雙方的特點與問題,對於將帥的成長和無畏軍的專業化非常有幫助。
目前,記錄戰役細節的方面還略有缺失,日後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些人員專門記錄情況呢?
既然想到了,那就可以行動。
他集結軍中吏員和渭陽君府的吏員一起,從汾水-界休戰役做起,記錄戰鬥的日期和兵力的佈置,又結合沙盤復原各部動態,最後成功將這一戰役記錄下來。
童遠感嘆道:“別的戰役也許可以輕描淡寫,但是光復幷州的必須一一記錄,這是我等幹出來的不世之功,也是留給後人珍貴的無價財富。”
隨著天氣一點點變暖,黃河上的通行變得穩妥起來,童遠正式趕赴黃河對岸的上郡,踏上了已經脫離大漢超過五十年,在他手裡剛剛光復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