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報與人才(1 / 2)

另外,袁紹北邊還有劉虞,南邊則由曹操,互為支援。

對方潛在總兵力,達到二十萬以上,尤其是坐鎮幽州的劉虞,名滿天下,手下兵馬也有近十萬,如果直接支援,或者乘機進攻黑山軍,後果恐不堪設想。

童遠聽徐榮前面說的,都非常專業,不僅契合後世的記載,而且還有專門的兵力、戰鬥力分析。

不過,有兩點他覺得有些奇怪。一個是袁紹手下武將,竟然以淳于瓊為先。第二是,徐榮分析,最主要的潛在威脅是劉虞,而不是兗州的曹操。

在他的記憶裡,東漢末年的劉虞,好像並不善於打仗,沒有多久就被公孫瓚所滅,為何現在實力還如此強大。

不過這個時代,即使再怎麼有想象力,也很難預判,劉虞不久後就會滅亡於公孫瓚之手。

徐榮還在介紹袁紹軍的情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鞠義,鞠義是西涼武威人,他們一族是武威知名豪族。他早年生活在涼州,經歷過一系列對羌人的作戰。作戰風格漢胡結合,既熟悉遊牧騎兵的機動套路,又掌握了漢軍最精銳的陣戰方法。”

徐榮講到這裡,在場的呼廚泉臉上肌肉微微抽動,顯然想起了什麼可怕的事情。而去卑和劉豹也是非常嚴肅,好像這個鞠義給他們留下了非常厲害的印象。

“他的手下有一支先登營,其中上百人,是武威鞠家部曲出身。他的這支步兵,擅長使用長矛、弩機協同作戰。這支部隊和袁紹其他各部,屢次重創黑山軍、匈奴軍和公孫瓚。這個對手恐怕是袁紹軍中的異類,與西涼軍精銳實力相當,我軍需要提高警惕。”

徐榮的意思是,如果是以無畏軍四個旅和袁紹軍對比的話,從徐榮的角度來看,鞠義的先登營可能在四旅之上。

後世的童遠,也從一些渠道對這位作戰強悍,及善用兵的將領早有耳聞。去年的界橋之戰,就是公孫瓚勢力龐大後,因其弟公孫越之死,舉兵攻打袁紹。

他的白馬義從,天下聞名,其成員大都有胡人傭兵和胡化的本地豪強組成,規模達到數千以上,還都儘量配備白馬,在混亂的戰場都特別威風顯眼。

作戰時,他們經常採用草原少數民族的慣用戰術,以靈活機動的騎射戰術騷擾敵軍,等到對手因不勝其擾而出現陣型鬆動時,再從缺口處策馬猛衝。

公孫瓚和這支白馬義從,多次以少勝多,大敗烏桓、鮮卑、黃巾、張純等,名聲威震塞外。然而,在界橋之戰中,袁紹和鞠義,重創了公孫瓚震懾天下的白馬義從。

即使後來公孫瓚反擊擊敗追兵,挽回了危險的局勢。但他正面作戰的意願,已經逐步衰弱,漸漸將他引向了滅亡的道路。

新升任第十一旅參軍的徐晃,這個時候說道:“我認為和袁紹軍作戰,應該避免正面列陣決戰,可以在袁紹軍攻城拔寨,士氣受挫時,展開突襲。然後再根據情況擾其對方後勤。”

徐榮、衛覬微微點頭,徐晃的這個建議確實是對付大兵團的好辦法。

袁紹軍與童遠的無畏軍不同,是徵召大批農兵上戰場的。人數多,後勤壓力大,除了幾支精銳以外,不便於在不熟悉地形的地方機動分散作戰。

再加上征討黑山軍,必然要進入山區,如果童遠這邊打得好,就能讓袁紹軍吃到苦頭。

其他眾人也都提了建議,眾人展開議論,暢快發言,將可能得辦法都提了出來。

裴緝提出可以透過裴家現有的門生故吏、往來商隊關注最新動態。王邑也表示,可以聯絡王屋山地區的韓暹部,保持商路暢通的同時,交換情報。

最後,徐榮、張錄主抓這段時間的戰備,王邑、衛覬專門搞好守禦和生產,童遠統籌兼顧,其餘人各司其職。

會議結束之後,童遠深感情報有限,資訊溝通不夠快。如果能夠建立一套體系,希望既能向武俠世界的丐幫一樣,廣佈天下各處,又能向後來明朝的錦衣衛一樣,執行特別任務。

他發現,張錄目前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他在軍事指揮上明顯不如徐榮;在部隊建設上,肯定要先給自己讓位;發展屯田,以及搞民政,又已經有王邑、衛覬、張既等一票強人。

從能力來看,他搞道教或者倒鬥都很不錯,而且在江湖之中頗有領導力。不過,讓他直接負責宗教事務或者再接管卸嶺部,都不符合童遠的規劃。

思來想去,童遠覺得看來可以讓他建立一套低成本、佈局廣,並且以以江湖人事、道教門徒為基礎的情報系統。

他做了初步規劃之後,找到張錄商議這件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