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毒等人行不多遠,正好遇到一隊匈奴斥候。
他大驚失色,難道這匈奴人又被袁紹買通,左右夾擊黑山軍了嗎?
這樣的話太可怕了,不要說他們這些太行南部的黑山軍,就是北邊的張燕也不可能同時對抗袁紹與匈奴。
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再去戰鬥,只能用眼神注視,看著對方如何舉動。
沒想到那匈奴人見了形如乞丐的於毒殘兵,滿臉露出毫無殺意的笑意。他們主動打招呼,告知是跟隨新西涼軍童遠,專程營救他們來的。
於毒萬萬沒想到,竟然是西涼軍來救自己,而且是素未謀面的平北將軍童遠。
他們沒來得及慶幸劫後餘生,就趕緊跟著去見救命恩人。
就此於毒等人正式得救,沒有像歷史上,被投靠袁紹的陶升所擊殺。
和童遠主力匯合以後,去卑等先將之前戰況說清,又介紹成功搭救於毒的情況。
童遠等大喜,趕緊出營來見於毒。只見於毒兵馬已經不到千人,其中七成又各自帶傷。看他們面容,就好似後世的乞丐一般,而且還是被扔到黑煤窯的乞丐。
於毒見到童遠,立刻跪倒哭泣。說實話,他早已絕望了。不過他死也不會投降,袁紹和那些大士族、地主。他的弟兄們也多有家人死在那些人手中,所以一心赴死,絕不動搖。
在之前,因為同樣的原因,他們也只會與西涼軍合作,而不會投靠,更不用說其他如公孫瓚、張楊之流。
但此時,他們被童遠的勇氣和義氣打動。這個素未謀面的西涼地主子弟,竟然真的因為他們是友軍,來營救他們。
為什麼?這個世上還有溫暖?他們這些靠近邊境的流民,真的還有明天?
黑山軍赫赫有名的頭領於毒,就這樣話不成句的說著什麼。
楊奉看著黑山軍赫赫有名的於毒,聯想他不久前取得那樣的成績,天下聞名。卻又轉瞬失去一切,生命危在旦夕。之後,又得到主公營救,最後峰迴路轉。人生啊,就是這般絢爛有趣啊。
去卑也看著於毒,這人可是赫赫有名的黑山渠帥。他現在好似什麼都沒有了,但還活著,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看來活著就是最寶貴的,也是每個人最真實的訴求啊。
這個亂世的黑夜之中,一抹星光閃爍了一下,固然微不足道,卻永遠地刻下了軌跡。
……
童遠大軍集合完畢以後,就按照衛覬建議,暫且退回河內,與後面的韓暹、呼廚泉大軍匯合,再做定奪。
這也算是見好就收。這一戰,無畏軍陣亡不到六百人,受傷雖然多達兩千餘,不過多是輕傷,一個月內就能恢復。
不過,戰力恐怖的具裝騎兵倒是陣亡了九十幾人,其中有十三名將士是被文丑一人擊殺,徐儉也因他負了傷。無畏軍可算是深深記住了這個人。
戰果方面,倒是超出預期。斬首過千,又俘虜了超過三千人,而且成功救下於毒和他一千多兄弟。其餘馬匹軍械更是可以在配置無畏軍一個旅,或者三千屯田軍輕騎兵。
童遠撤回河內之後,將半數物資分給韓暹和呼廚泉。
而這些俘虜多是河北小農、佃戶,再加上袁紹對百姓比較優厚,所以脅迫到屯戶肯定不妥當。他和眾人商議之後,想到了一個辦法。
將三千餘俘虜中,分別挑出願意投靠西涼軍和渭陽君的,以及大族中的部曲、家丁。
前者共有一百餘人,多是沒有什麼家屬,被強拉過來的苦力。童遠就把他們帶回去,補充進軍屯、民屯。
後者也是一百餘人,經過篩選都是鐵了心跟隨各大士族、地主家的人。這些人,童遠不打算仁慈,全都賞賜給呼廚泉,回去做奴隸。
當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是他們給士族幹也是幹,給匈奴也差不多。但暗中童遠安排呼廚泉,這些人全都不給吃飽,一個也不許看到明年春天。
呼廚泉欣喜而去,這種不用給吃飽飯,又有些力氣的壯年奴隸,他們最喜歡了。
其餘兩千多人,童遠全部給一天口糧,分批釋放回去。這樣,在多數小農、佃戶那邊,肯定會留下他的名聲。而大士族也不知道,他們那些被帶走的部曲,以後命運如何。
至於已經多處骨折的陶升,童遠要把他帶回去,交給張燕和於毒他們,把他遊街一番,讓他生不如死,最後在處以極刑。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當聖母,根本不能幫助百姓和時局。戰爭,永遠要傷害一些人的利益,而讓另一些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