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卸嶺部的新生(1 / 2)

童遠又把河東那邊襄陵賈習的鄉里教育和北屈縣開展航船、拉縴及打獵等培訓的事情告訴了張既。

不過,他專門表示,各地方有不同行業和特色,例如賈習是士族內部的子弟教育,而北屈縣是打獵和拉縴的傳承與培訓。這邊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從種植宿麥經驗傳播這件事入手,也嘗試一下。

張既說道:“將軍的意思是,我們不用和那邊搞得一樣,完全從我們這邊的情況自己來嘗試一種基層教育、培訓。”

“沒錯,大夥都搞成打獵、拉縴、航船,明顯不可能。甚至,我也沒有讓各地都搞宿麥種植的計劃。畢竟,有的地方比較旱,或者多山,養羊還更合適呢。不久後,我還打算讓匈奴的養羊、養馬能手也給漢人搞一搞培訓呢。”

張既略微思考,說道:“將軍放心,我打算就鼓勵之前那種自發的種宿麥經驗傳承,並且在各隊根據情況實行。而屯裡面,就以不干擾生產為前提,推行一下識字和農書內容的教學。”

童遠聽了,眼中閃爍一絲光芒,說道:“哎呀,這識字可是一件大事,但由於紙張、竹簡昂貴,教書的文士也很稀缺,所以我一直沒有想法。你計劃怎麼在屯裡開展?”

張既回道:“當然不是透過文士,而是在各屯中尋找識字的屯戶,可能只識得幾十、一百多個字,就儘可能教幾十個字。每屯百戶,總有幾個識得些字的人。”

“那有沒有哪些屯裡面嘗試過?”

“嗯,之前有在二十戶的隊裡,有自發的情況。我做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覺得在屯一級,可以給孩子們和暫時活不多的人開展。”張既雖然身兼軍、民兩重職務,但依然做事紮實精細。

童遠對此抱有期待,但也不心急,就讓張既和各屯、隊根據自身情況開展起來。

他又對張既講了董白與他計劃向朝廷升他為幷州別駕,以及他要出任幷州刺史的事情。

張既卻說:“主公擔任幷州刺史,一定能給淪陷已久的很多地區帶來光復的希望。但別駕一事還需慎重。”

“別駕從事史是一州地位非常尊崇的官員,州中地位僅次於刺史,既尚不能勝任。”

童遠又解釋道:“德容擔任別駕並不是讓你離開現在的這片土地,而是以此為根基為恢復幷州更多土地做準備。從品德和能力來看,德容都是不二人選,不要再謙讓了。”

張既回道:“既認為別駕地位尊崇,又是巡查州郡的要員,最好由德高望重、老成穩重的循吏擔任。既擅於農工商等事項,如果要承擔這份責任的話,擔任治中想比別駕更為合適。”

童遠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已超過半年,對於郡縣官吏和臨近幾州已有些許瞭解,但鑽研的功夫還遠遠不夠。像是別駕和治中的作用和人選,還沒有考慮得非常細緻。

他經過張既這麼一說,才發現確實治中確實比別駕更為合適。

於是,就按照張既所說,計劃讓他擔任地位僅次於別駕的幷州治中。負責民生、行政、文書等一眾事務。不過,別駕這個職位,就保持空置,以後再說。

兩人在商議好諸多事物以後,就帶著附屬,一邊巡查各鄉,一邊前往郃陽。此時朝廷衰敗,中央已不似之前那樣可以監管各封地。

作為郃陽侯的童遠,其郃陽縣在相當程度上屬於他的獨立行政區,郃陽當然也有他的公署了。

童遠一行重點巡查了一鄉三屯數隊,各屯除了按照計劃完成各自生產以外,都自發的產生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活動。有搞副業的、有教習識字的、還有組織活動的。

雖然,其中半數以上是打發時間,娛樂類的,可是童遠並不打算壓制。

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可不會做,要想推動某些副業或者教學,透過衣食、上升獎勵便可以取得效果,何必主要透過打壓方式呢?

他和張既商議,對傳授技能效果好,對孩童教習識字搞得優秀的,可以獎勵屯裡的雞卵、衣服等實際獎勵,尤其優秀者可,還在屯裡擔任相應職務。

當然這只是個引導,具體還有軍屯、民屯它們根據情況操作,憑藉張既的務實風格,相信不會出什麼問題。

天剛黑時,一行人抵達郃陽城。

童遠看著這個自己的封地,從被破壞,民生凋敝,到現在換髮出了鮮活的生命力,他心中也堅定要做的更好。

“現在屯戶們,多久時間能吃一頓雞?”

“軍屯家庭這邊,差不多一月一次吧,民屯就要更久了。不過,這剛過完年不久,等再過兩三個月,地裡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