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五大校尉(1 / 2)

童遠得勝而歸,在太行八陘中的蒲陰陘廣昌縣集結各部,大規模賞賜和安排職位。

安排職位前先巡視賞賜各部。

無畏軍的身體、武裝、組織、技能優勢體現得很明顯,即使是袁軍武衛軍和精銳部曲兵也有各方面差距。

這說明平衡好數量和質量、不脫離基層百姓、進行思想動員的職業武裝,綜合起來要優於小塊土地的地主領主兵、精良武裝的部曲私兵和定期訓練的農民兵。

這回徐晃、去卑、於毒三旅戰功卓著。他們全都體現出各自的優勢,按照功績戰果全都加以賞賜。

其餘楊奉、耿清、張既等無畏軍第三衛直屬將領雖然戰功不那麼明顯,但也漸漸有獨當一面的能力,稍加賞賜後另有重用。

屯田軍戰鬥職能稍微減弱,工程、醫護、後勤、斥候等功能顯得至關重要。

童遠對他們主要賞賜以糧食肉類和工具,這些最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生產,對於提振士氣最為有用。

日後,屯田軍物質生活的提升更多在生產創收和戰功獎勵上有所體現。原有的基本標準已經足夠,再提高就超出產出,違背初衷了。

其餘隸屬於新西涼軍的州郡兵、太原部曲兵、胡人部落兵、鄉野豪強兵各根據戰功,由分發給吏、王郭等各家。

這樣戰功本就少一些的他們又有所過手,能到兵卒手中的就更少一些。

童遠目前不打算直接干涉,相反要讓天下知道,到屯田打仗效力是直接賞賜的,是無比光榮且生活越來越好的。

反之,在其他豪強大族部落效力,是沒有這層保障的,這樣優秀的人才自然會流向他這邊。

至於歸屬尋常縣鄉管轄的小農,本身定位就不是外出征戰,他們的訓練和勞役也稍少於其他諸侯處,這樣足夠安穩。

不過,由於向上通道明顯少於屯田,且有可能被地主大族算計,他們中的有能力者,多會努力加入屯田。

這樣,原本略有雛形的社會流動逐步成規模。屯田支出雖多,但聚集的也是有所特長或生產訓練比較積極的一批人。

新西涼軍的賞賜以後,又輪到新接納的這部分群體。

童遠毫不吝嗇,將金銀珠寶等亂世中不實惠的東西一股腦賞賜了許多。

這些東西還是難以到士卒手中,結果將領開心,士卒略有怨言。

童遠又拿出和西涼軍一起時候的招數,安排士卒直接拉糧食到友軍各部賞賜。

這樣他在友軍士卒那邊威望日漸提高,一些頗有勇略卻又不滿足於永遠成為地主手下的漢子,日漸嚮往新西涼軍的體系。

在賞賜過程中,他和張燕、公孫瓚等分別交心洽談一番,旁敲側擊的提出整編兵馬的意見。

張燕與童遠合作已久,他的兒子張方在無畏軍表現出色,也偶爾向他介紹這邊的優勢。

相處下來,他知道童遠對待自己人十分溫和,但對潛在的不安定力量就是限制性放養。

他可不願意成為匈奴呼廚泉一般的傀儡,果斷選擇無條件加入,徹底融入新西涼軍。

童遠嘿地一笑,表示許多黑山軍將士勞苦功高,年歲稍大也有了家庭,可以給這批直接賞賜田地。

其餘主力則根據戰鬥力和功績,分別納入無畏軍、屯田軍。

至於相當數量的普通百姓,可以待在原地編入民屯或者縣鄉。也可以服從安排,到更北邊的河套、雁門、代郡等地加入民屯。

黑山軍無人不知新西涼軍屯田制的優厚待遇與上升空間,即使是民屯也勝過一般農戶許多。所以多數都選擇了加入民屯。

童遠許諾給張燕重任,只是不知道他是想在前線拼殺,還是鎮守發展等等。

張燕雖然知道他戰力並非頂級,但是要讓他搞民生,或者接觸大士族官吏,那才會搞死他呢。

沒有太多猶豫,張燕選擇在前線拼殺。不過,他更期待在屯田軍,統帥一隻兼具斥候與作戰功能的兵馬。

童遠正愁屯田軍沒有非常拿得出手的戰將,正好這張燕從能力、威望和出身來看,足以統轄申隆、劉闢、龔都等人。

張燕和黑山軍進展一切順利,可公孫瓚這邊就有些麻煩了。

童遠對公孫瓚釋放訊號後,後者表示他願意像去年與童遠通書信時那樣,為他征討北疆。

但是對於加入無畏軍、屯田軍並不積極,表現出不想徹底納入新西涼軍的體系的意思。

但是,他同意讓他的兒子公孫續帶領一支幾百人的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