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方面,徐晃和郝昭、李通、張郃、趙雲都直接統帥不到兩千人。這個兵力固然精銳且職業,但規模有限不能發揮他們的全力。
他打算在戰時,將部分屯田軍、州郡兵、附屬兵也臨時調撥給他們指揮。
這樣不會出現和規模較大的敵軍剛一交手,就被包圍的被動態勢。
面對周邊各部施壓,他打算對劉表採取拉攏,對張魯防守反擊,痛打韓遂等西涼諸侯。攫欝攫
至於曹操,也需要兵馬防禦和計謀遏制相結合。
這個突破點自然是包圍圈之外的袁紹和孫策。
賈詡認為袁紹經過之前的重大挫折,短時間內絕對不敢招惹新西涼軍。
他不能為敵人所用,卻可以給曹操添堵。
之前袁紹就有聯合劉表、孫策遏制曹操的舉動。如今正可以封給袁紹遠高於曹操的職位,給孫策也不低於曹操。
如此,袁紹勢力日衰而職位更甚,與曹操關係會更加微妙。
孫策也必然不服曹操,絕不能坐視曹操和劉表逐步接近。
童遠對賈詡的計策深感佩服。
尤其是大敗袁紹,卻又給袁紹封為以重要職位,實在是殺人誅心的毒謀。
他依照賈詡計策,讓董白、衛覬聯絡洛陽,為袁紹爭取大將軍,孫策爭取鎮南將軍,而曹操不做任何賞賜。
這樣一來,曹操勢必將奪取獻帝視為更緊要的任務,但袁紹不可能給他幫助。
所以,曹操攻擊路徑大機率選取宛城或虎牢關,而不會走離他核心稍遠,離袁紹很近的河內一線。
而孫策要不然會偷襲他,要不然就攻打劉表。不論哪一種,都對曹操攻取宛洛起到負面影響。
宛城這邊,張繡比歷史上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援。
他治下也安排了一批軍屯民屯,西涼鐵騎也按照無畏軍的經濟構成和訓練方式,讓他們從部曲兵上升為職業兵。
這種職業兵當然不是家丁那種為私人效力,卻不聽從整體安排,而是有思想動員和軍需後勤體系支撐,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強軍。
換句話說,張繡部已經脫離附庸軍閥的水平,成為潛在的一支無畏軍兵馬。
再加上廖化、裴元紹等非常熟悉周邊地理,曹操若非全力進攻,而是派遣幾員大將。那誰痛打誰還不一定呢。
新西涼軍在天子那邊的活動進展迅速。
曹操這邊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鍾繇等人發動輿論,指出袁紹有瘋癲且不臣的情況,那孫策也接納了偽帝袁術的兒子袁耀,兩人不僅不能賞,反而應該罰。
董承也要給他們撐腰,奈何楊彪、伏完專門叮囑他,不得阻止此事,所以只得作罷。
劉協早有打算,他要同時遏制童遠和曹操,又要讓他們的交戰儘可能不要牽扯到洛陽一帶,免得打亂他的復興計劃。
童遠雖強,但一點都沒有向洛陽動手的跡象。
曹操屢次要打著迎接他的旗號,如果是五年前他可能會上當,但現在他的兵馬錢糧以及外援都在準備中,怎能讓曹操干擾?
劉協不直接表態,而是讓李儒出面,打壓曹操派系的人,然後預設李儒的行為,同意給袁紹、孫策授予要職。
伏完見了欣慰一笑,劉協越來越有帝王之氣,日後定能掃平群小,引領大漢中興。
日後他這個國丈加中興之臣,也足以個人名垂千古,家族世代興旺了。
於是建安五年冬,朝廷正式授予袁紹大將軍,孫策鎮南將軍。
損兵折將失地喪子的袁紹,身體越來越差,精神也時常恍惚瘋癲。
他在得到大將軍職位後,時而欣喜得像個孩子,時而惱羞成怒,覺得這是諷刺於他。
可是這個職位還是為他帶來了名望,穩定了局勢。
一統江東的孫策孫伯符,英勇過人銳意進取,他內心早就立下光武之志當然不會偏居一隅。
與曹操爭奪淮泗,攻打劉表報仇,都在他近期規劃之內。
得到天子封為鎮南將軍後,更是有心奪取洛陽營救獻帝,手握傳國玉璽執掌大權。
另一方面,為了儘可能集中力量,不被本地士族所控制。他主要任用南下的舊部和淮泗豪強、徐州士族。
如此剛好與劉表相反,有強軍和支持者伴隨,能夠主動出擊,不會被偏安的本地士族過於拖累。
但他外出征伐的物資勞役多來自本地,所以本地與外來矛盾相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