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先生,我們記住了,雖然和徐庶、羅偉和鮑出他們比起來還差得遠,不過也請多努力。”
“哈哈……”孔明略微尷尬地笑了笑,不過仔細想想,在百姓心中徐庶、羅偉、鮑出他們更被尊重,這麼說並不奇怪。
“等、等一下,隆。明明是來道謝的,你這哪像感謝諸葛亮先生,剛才真對不起,其實我們很感謝你們,連其他小朋友也重新瞭解了巡城監呢。”
“沒事,李隆其實說得並沒有錯。”
諸葛亮之所以是諸葛亮,肯定是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李隆的話語雖然出於無心,但卻是正確的。
他點了點頭接受了這個建議溫柔地說。
“很高興你們能認可我們的職業。不過現在已經很晚了,我送你們回家吧”
“啊啊,沒關係沒關係。我家就在西市東,很近的。”
說完,兩人跑出去幾步,就要離開。
“啊、等一下!我們一起送你們回去!”
張遼、月英、唐姬都出來了。
結果,他們把孩子們圍在中間,走上街頭。
其他孩子們在西市歡迎了他們,大人也對他們表示感謝。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點滴行動都會積累效果的……”
然後回望向夥伴們。
夥伴們也望向諸葛亮,笑而不語。
第二天。
“該出發了,這次探索調查分析,可要考驗我們巡城監能不能做這種事了。”
“好,這就出發吧。”
根據段煨提供的資訊,加上抓到的二十個水賊被放走,結合水賊被抓時的狂言,以及洛陽錯綜複雜的關係,基本上確定:洛水南部山區有不少水賊、土匪盤踞。
這些武裝力量一定有朝廷大員作後臺,否則水賊被放走這麼轟動的大事會不了了之。
而洛陽城南有國舅董承的軍隊在各縣駐守,水賊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劫獵而無人干涉。附近的南軍不出動,董承是否與水賊有關係?
加上楊修在此事的迴避態度,證明這人是楊修不願得罪的,或者說他得罪不起。
楊修沒有阻止巡城監四人調查探索,段煨讓他們只調查不抓捕,且目標直指董承。
而董承是出自西涼軍,但近幾年有訊息稱他與同樣出自西涼軍的李儒、童遠關係不好,反而與曹操關係曖昧。
巡城監四人官位低微,但有調查此事的權利,反而那幾位實權人物卻沒有調查的權利,他們也不願因為一些小事撕破臉皮。只等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物查清此事,來個借題發揮,削弱或打擊那個正努力追趕他們的人。
諸葛亮、黃月英、張遼、唐姬非等閒之人,自然知道巡城監四人被當槍使了,但他們義無反地顧去調查。
諸葛亮、黃月英有著自己的抱負,查明事實真相,可以進一步瞭解朝廷幾大員的動向及意圖,他們知道洛陽朝廷的水很深。
好友徐庶那句“保護好自己”的話意味深長,畢竟徐庶在洛陽活動多年,他對朝廷更瞭解。
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只要有助於大漢中興,雖有危險他們毫不在乎。
張遼雖然是武將出身,但他是四人中最成熟的一個,近二十年的顛沛流離使他具備了戰略眼光。
三個月在洛陽的耳聞目睹對當今朝廷有了新的看法,他要進一步論證自己的看法,對於這次的任務欣然接受。
這些年,她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那些仇人互相爭鬥,她一直履行和李儒的協議:把那些仇人挫骨揚灰,最後殺死李儒。
她不知道李儒為什麼這樣做?也不管與仇人合作正確與否,她只有一個目的:報仇!不擇手段地報仇!
這次放走水賊的始作俑者不管是誰,只要找到證據,就會有人對付他,自己冒點風險算得了什麼?
四人三種想法,但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深入洛河南部山區,查出水賊幕後黑手。
出發前,在諸葛亮的提一下,他們先拜訪了四海商幫的羅偉、鮑出,把水賊被放走的事告訴了他們,希望他們協助調查,四海商幫伸出了援助之手。
諸葛亮又找好友徐庶尋求幫助,讓他派出部分遊俠協助調查,並保護調查人員安全,徐庶全力支援。
這樣做是因為水賊人多勢眾,又有強大靠山,水賊發現他們的蹤跡會毫不猶豫動手,雖然張遼有萬夫不擋之勇,真遇到眾多敵人也保護不了大家的安全。
楊修只能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