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遊俠和商幫,分明是侵害朝廷的威望!”
嚴厲的斥責聲中,諸葛亮等四人無奈地縮了縮起身子。
洛陽城內,太尉府。
大漢的太尉,執掌天下軍事的高官,此時正由楊彪擔任。
而且因為弘農楊氏的威望、營救天子的壯舉,楊彪成為洛陽第二實權大臣,僅僅弱於李儒。
可是現在,楊彪對巡城監的四位巡管,竟然真的發火了,
他將一疊紙張,一幅畫卷遞給諸葛亮等人。
四人把紙張展開,上面赫然寫著“新要聞”。
這是一份報紙,由鎮北將軍童遠那邊最先流傳起來,現在已經在長江以北大量流傳。
一般來說只有士族、豪門識字,豪強、商旅則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對於此時大漢來說,識字者比例很低,以文字紙張為傳媒,絕對流行不起來。
但是,童遠的人例外。
四海商幫幹事,全都識字還會寫字。
新西涼軍不分脫產的無畏軍,還是生產的屯田軍,什長以上也是,而且士卒中也有許多人努力學習。
報紙當然可以在他們中流行。
“新要聞”是每旬一刊,內容都是各地重要事件,現在是最流行的報紙。
除此之外還有幷州、雍涼、益州民情報紙,是一月一刊;“歷史趣談”,專門寫歷史知識和故事,也是一月一刊。“天下風貌”,專門寫各地景色環境,尤其側重河套、河西等邊遠但重要區域,也是一月一刊。
報紙全都收費,價格超過百錢,新西涼軍治下百姓負擔得起,至於洛陽則多是官員、士族等購買,有時甚至搶購,導致河東賣過來的紙張變少變貴,人稱“洛陽紙貴”。
不過有傳聞,說是河東那邊除了人寫報紙,還出現一種工具上面有字,一下子就能將報紙寫出來。
這邊沒人知道怎麼回事,也打聽不到,可是熱愛發明和工具的諸葛、月英對此一直關注,心裡已經猜到了五六分。
他們手中的最新版“新要聞”,是三天前剛剛出來的最新版。
“由於管理不善,洛陽城南的洛水,就有橫行的水賊!”
“在洛陽遊俠士子-疾風劍聖徐庶和四海商幫優秀幹事羅偉、鮑出的努力下,活捉水賊二十人,成功救出兩名孩童!”
“這次事件中,朝廷新成立的巡城監第一次出現,四名新手巡管與水賊戰鬥焦灼,最後被一併救出。”
楊彪一直努力重新樹立朝廷的威望,然而這次朝廷竟然丟人現眼,連洛陽周邊都出現水賊,而且朝廷官員救不了人,還要靠民間的遊俠和商幫。
疾風劍聖他們倒還好說,四海商幫那可是明顯代表著河東那邊。
“你們幾個,明明已經在救人了,卻被別人搶去了風頭。這還沒什麼,更糟糕的是,還被‘新要聞’給徹底記錄傳播了!”
頭髮已經有些花白,見過無數大世面的楊彪,這回根本不打算在他們面前掩飾憤怒。
“這種事情只會讓大漢朝廷的威信更加衰落下去!如果你們不能解決事件的話,一開始就不要亂插手!”
從朝廷威信角度也許有些道理,但這顯然不是四位優秀巡管會採取的方式。
諸葛亮毅然地挺直腰板,語氣也很平靜地分析道:“不要插手保護百姓一事,恕難從命。不過這件事體現出來的最關鍵問題,太尉恐怕還沒發現。”
“你說什麼!”
“三天,僅僅三天時間,河東方面不僅掌握這些情報,還立刻主導輿論。這樣看來,巡城監不光要管理好洛陽周邊,讓百姓支援,輿論方面也要抓緊了。”
諸葛亮根本不會對著已經過去的事消耗時間,而是一下子抓住痛點向前看。
楊彪也知道諸葛亮非常優秀。之前天子就讓他負責荊州方面的聯絡,聽說過臥龍、鳳雛的名聲。
不過這終究是小地方的事情,楊彪作為太尉,又是袁家衰落後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士族名門的首領,不可能立刻招募,或者向天子提及。
最後,巡城監建立,又以此人為骨幹,真是天下人才終究會為大漢振興而拼搏啊。
楊彪說道:“巡城監本職還沒有做好,先不要一下子想那麼多,不過諸葛巡管的想法很好,日後慢慢推進不遲。”
黃月英為諸葛亮補充道:“稟告太尉,這造紙乃是涉及天下文化的大事,如今河東那邊可以大量造紙印字,朝廷這邊確實不能反應太慢。”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