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建設軍屯(2 / 2)

長安、漢中等地。

但是,屯田軍相應補位,並且以精幹隊伍,儘可能不超過當地環境的承載極限。

由於河套已有公孫瓚的主力,原本在此的申隆和卸嶺部,就轉戰河西。

童遠囑託申隆道:“修好道路,保證交通線,以運輸和商路為基礎。這是在本地水源匱乏,不能供給大規模兵馬的情況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申隆追隨已久,見證了新西涼軍式屯田從頜陽、衙縣兩地,發展到今日幷州根基的地步。深知各地需要尊重當地意見,結合具體情況等方法。

這河西雖然過去繁榮,但今日經歷戰亂已經不如河套,屯田的任務更加艱鉅。不過,敵人已經基本遠去,當地的軍事任務稍弱,所以軍屯也建設任務為主。

童遠卻指出,“這建設軍屯比中原的軍屯承擔的任務更多,由於涉及外事民族和環境,對成員的素質能力要求也更高。所以,從中原抽調精幹升職三級,並且建設軍屯的讀書教育、醫療待遇,要更高一些。”

申隆道:“去更苦的地方,承擔更重的任務,更高的能力要求,卻也有更好的生活政治待遇?”

“不錯。出將入相、出吏入官、出屯入吏,是吾三點期許。到邊疆前目不識丁,回來時要讓其讀十部書、識上千字,寫得好字,還有一身本領。”

“末將在知曉了,這件事雖然難,卻是前無古人的壯舉。”

“也要記住,這件事不貪多,不求急,但求邊疆繁榮,百姓安穩,所以是個細活,切忌貪功求榮。”

“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