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師兄弟相認(1 / 2)

這回沒有到場的將領如雷同、吳蘭、張嶷、張翼,文臣如費觀、鄧芝、秦宓、李恢等,都提前透過法正瞭解到他們職位不高,正好補充到自己麾下,發揮更重要作用。

法正入鎮北將軍府,擔任西曹掾。這個職位雖然不高,但是作為童遠將軍府的屬臣,屬於中樞官員。

孟達入屯田軍,將其放到核心區域,讓他見識見識自己的體系力量,不給其守邊萌生叛亂的機會。

另外,這次居功至偉的裴家老二裴儁,擔任成都長史。

歷史上,他在蜀漢也受到重用,擔任光碌勳這一九卿中負責宮殿宿衛的要職。現在當然也讓其歷練提升。

至於漢中、上庸兩郡,理論上也由益州牧管轄。但童遠決定將益州劃分,漢中、上庸加上原屬於雍州的武都郡,擬定單獨成立一州,不由劉璋管理。

近期先是有實無名,未來再看實際將逐步完善的方案拿出來。

安排好以後,童遠理應巡視一趟成都,可是劉表在上庸方向的騷擾,打斷了這一計劃。

劉表乘著童遠平定河西,穩定漢中期間一直在巴東搞事。在童遠著手益州和平談判事宜時,劉表受楊彪等人的指使策動張松破壞和談,差些引發童劉大戰。益州剛歸附,劉表又在上庸挑事。

本來童遠沒有儘快解決荊州問題的打算,可是這個上世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沒有進取心的軍閥,一而再再而三地觸動他的底線,童遠已經忍無可忍,決定不去成都巡視了,決定籌劃東進打荊州,給劉表一個難忘的教訓。

現在益州還沒有穩定,要與劉表大戰,必須穩定後方,後方就是益州,嚴顏擔任巴郡太守,穩固巴郡,從此地出兵威脅襄陽。

李嚴駐守秭歸,他雖然表明屬於劉表的勢力,如果臨戰倒戈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拿下宜昌、江陵不是問題,然後直搗荊州。

師兄張繡在宛城屯田、練兵,就像一個釘子釘在荊州腦門,劉表北上無望,如果張繡舉兵南下攻打南陽、襄陽。與西面兩路配合,荊州處於童遠西、北合圍。

東面孫策虎視眈眈,劉表不是對手,南面膠州更是劉表不敢涉獵之地,一旦童遠三路大軍並進,荊州唾手可得,劉表就是甕中之鱉。

荊州打下不難,守護不易,東有江東猛虎孫策,北有奸雄曹操,還有洛陽朝廷隨時惦記。這樣,只能戰略東移,主力東移的先決條件就是穩固後方。

現在河西、漢中已經穩定,益州險固,只是還沒有鞏固,從上到下經過半年多的恐慌,剛剛平靜下來,劉璋不會作亂,可中下層需要適應的時間,上層肯定有不滿的人存在,這是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結果。

其實童遠把張任任命中郎將,為保護成都就埋下了伏筆,張任這位二師兄擔當這個重任在合適不過了,放眼整個華夏象張任這樣文武全才的人,目前只有關羽能與他相提並論。

張繡這位大師兄童遠早就相認了,不知張繡與張任有沒有信件來往,有沒有把這個當年小屁孩師弟的情況轉告張任,如果現在張任對他這個改了姓名小師弟毫不知情,冒然去認可能引起誤會。

如果用飛鴿傳書透過四海商幫各地首領接力傳遞的話,路線只能是:童遠—漢中—長安—洛陽—宛城,來回最短八天,如果中途遇到雷雨天氣,估計用時更長,耽誤不起。

從昨天兩人近距離接觸,張任看自己的眼神不像下級對上級的敬畏,也不是傲慢地默然不顧,而是長者對小輩關心又滿意的樣子。童遠估計張任已經知道童遠是他的小師弟。

幾年前童遠在一封給張繡的信中特別關注張繡,在他和張任通訊中,把童遠、趙雲兩個師弟的事轉告張任,只要兩人近年透過信,那張任一定知道童遠是他的師弟。

張任身高八尺五寸,虎背熊腰,白麵劍眉,三縷美髯垂胸,腰間左掛一柄三尺劍,右懸一壺燕尾箭,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童遠以和將領單獨會面的機會,以抱拳禮迎接張任,張任亦以抱拳禮回應,兩人分賓主落座。童遠誇讚:“久聞張將軍大名,如雷貫耳,早想拜訪,不得機會,今日相見乃童某萬幸!”

張任;“邊鄙小將不足頜陽候掛念。”

童遠向張任詢問了益州駐軍分佈,兵器、馬匹數量、質量,糧草儲備及供應渠道,可用作戰兵馬數量,糧食生產,手工業、商業,張任一一作答,毫無阻礙。

童遠大喜“張將軍文武全才,難怪張繡將軍全力舉薦。最近將軍可收到張繡將軍來信?劉表一直挑事,某想了解荊州最近有什麼舉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