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正好麴義在袁紹大營走動,駐守東側的先登營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巡查遠方漫長的海岸線。
遼東軍在易水入海的灘塗登陸後,與前來接應的公孫範等人相遇。
公孫範、樂藥師及四海商幫的幹事,早在此地偽裝成放牧,實際上帶來了一千匹優質的戰馬和數千只肥羊。
趙雲、公孫康大喜,他們沒想到歸鄉的白馬義從和四海商幫,竟然能在袁紹的轄區,就這樣搞到如此眾多的戰馬。
公孫範介紹,這多虧了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的幫助。
這兩人在歷史上就以販馬資助劉關張起兵而聞名,現在他們也一直與公孫瓚等人有所往來。
不一會,兩位年過五十,既有些滄桑有略微富態的商人,跟隨著樂藥師來到眾人面前。
原來,他們長期以來都與公孫瓚、張燕、太原諸家保持著一定的貿易往來。
近期由於袁紹、劉和與公孫瓚大戰,北邊的生意並不好做。
幸好太行山那邊的新西涼軍崛起,讓整個幷州重新煥發生機,中山國又有一半位於山區,不在袁紹的掌控之下。所以他們漸漸與四海商幫來往起來。
公孫康又詢問其他商人的情況。
年紀已近花甲的張世平介紹道:“這中山國長期處於袁紹、公孫瓚交界地帶。他們兩人主要販馬,走得北邊幽州的線路。”
“中山國除他們以販馬聞名外,還有名士甄家,主要做布匹、糧食生意,幾乎富可敵國。”
“但甄家由於出身、位置和貿易物件的原因,更傾向於與袁家合作。而他們則與多數幽州男兒一樣,對袁紹幾乎沒有好感。”
趙雲說道:“確實如此,袁紹終究是亂天下的四世三公。我與田疇、田豫、還有其他許多朋友,都不願意看到袁紹北進。”
公孫康也說道:“確實如此,我們都知道白馬將軍與我父親好不容易才壓制住烏桓。”
“可是這袁紹又大幅支援烏桓諸王,讓他們重新站住了腳。尤其是那蹋頓部,大有冒頓、檀石槐再世的名號,而且目前已經截斷遼東與薊縣的道路。”
趙雲眼中閃過一絲怒意,他們當初支援公孫瓚,就是因為他痛打胡人,保衛了東北部的邊疆。
可如今,袁紹拉攏有幽州各地方割據豪強,一同反抗公孫瓚。這種做法當然可以加速公孫瓚的倒臺,但會讓幽州中下層永無抬頭的希望。
更讓人憤慨的是,袁紹為了對付公孫瓚,假傳聖旨,授予蹋頓、難樓、烏延、蘇樸延等人單于之命。
而這些人都在蠶食幽州土地,他們徹底阻隔遼東與右北平的日常聯絡,就是近兩年之內的事情。
尤其是這個蹋頓,能力極強,素有新一代冒頓之名,以丘力居從子的身份力壓年幼的樓班,統領烏桓單于部。
這個人做大並南下,讓公孫瓚近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幽燕漢兒當然痛心疾首。
袁紹為了對抗公孫瓚、張燕和新西涼軍,作出的讓步比歷史更大。
他計劃將幽州分而治之,由閻柔、鮮于輔、王松、田豫等人治理右北平以西,也就是今天唐山、遵化以西,直到張家口、蔚縣、靈丘等地。而遼西交給烏桓人,扶植他們阻遏遼東公孫度的發展。
這樣下來,他就可以攜冀州大部,以及幽州、青州部分力量,與幷州的新西涼軍決戰。最終控制整個冀州,以及幷州相當一部分割槽域。
趙雲、田疇、田豫還有其他眾多幽州遊俠好漢,當然對袁紹嗤之以鼻。
只是因為劉虞、劉和父子十分仁義,在幽燕威望很高。現在劉和又積極在袁紹賬下奔走,全力圍剿公孫瓚報仇,很多人不便於真的和他作對。
樂藥師說道:“這如何解圍,四海商幫這邊沒有特別安排,只是會第一時間傳遞情報,好營救白馬將軍脫困。”
趙雲說道:“既如此,那我們就以重灌步兵發起攻擊,然後一千五百遼東鐵騎,圍點打援,驅趕潰兵擾亂包圍即可。”
眾人又商討一會,補充了些許建議後,最終開始作戰。
與此同時,袁紹封閉的大營這邊。
“主公,我明白了。這打仗如果只是以我個人視角判斷形勢,終究只是一個猛將,做不到真正輔佐您爭霸的事業。”
顏良經過這一個月的集中整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此時正一絲不苟地反思並效忠。
袁紹略微嚴肅地說道:“顏良啊,你很勇猛,取得很多成就。但你一定要記住,有太多太多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