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微微點頭,他不再是那個只知道衝殺的小霸王了,客氣地問:“不知子敬有何良策?”
“雖然處境艱難,也不能灰頭土臉的撤軍,更不能一頭鑽緊曹仁和李術的包圍圈中。”魯肅答道。
“曹仁勇猛有餘,計謀不多,這次下這麼大的棋,絕不是為了打退吾軍,其意要把我軍吃掉,然後接收東吳。曹軍中必有高人在操縱整個棋局,還有主力軍隊沒有露面,意圖先切斷吾軍糧路,逼吾軍進入包圍圈,一舉消滅西路軍。”
“西路軍被殲滅後順江東進,切斷東路軍歸路,然後集中力量消滅東路軍。”
“此時江東士族豪強已經集結萬餘軍隊,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江東。某之益友傳來訊息,許貢可能是幕後推手,最近那些反叛士族豪強與此人來往較多。”
張宏嘆息一聲,說道:“這些吾等皆能想到,關鍵是敵強吾弱,該如何破解?”
魯肅回道:“只需用李術軍隊給敵軍制造假象,包圍圈就不攻自破了。”
孫策問道:“子敬的意思是,用李術掉曹仁這條大魚?”
魯肅侃侃而談:“正是!曹軍知道吾後院起火撤軍心切,只留少量兵力斷後,主力急奔東吳,一定舉兵追擊。吾軍以少量兵力向南撤退,在合肥與壽春必經之路設下埋伏;吾大軍埋伏於曹仁必經之路,重創曹仁。”
呂範說道:“曹仁勇武不好對付,還有李典虎視眈眈,那些騎兵衝起來,我軍只有列成大陣固守,如何破敵呢?”
魯肅已有應對之策:“李典知道曹仁危急,必出城向北救援,合肥兵力不多,還要守城,吾小股撤退軍隊也能阻擊李典。曹仁、李典危急時,敵軍必有騎兵出擊,這隻軍隊估計是曹軍的王牌虎豹騎,戰力強悍,需要大量陷馬坑、絆馬索對付。而且,東路軍仲謀那邊也需要小心。”
孫策已經失去了一個弟弟,當然不想再失去另一個。
“吾馬上通知仲謀撤退,那邊東路軍兵力佔優勢,應該能撤回來吧?”
魯肅說道:“東路軍沒有整合,士族家邑從、丁打順風仗還行,一旦撤退被追擊,估計會一鬨而散。既然曹軍布出這麼大的局,士族豪強不可能讓附近的船隻留下來,想要過江必須有接應的船隻。”
他的分析與佈局可以說點水不漏、有理有據,在坐的人聽得目瞪口呆,這哪是一個小縣官級別的應該具有的才能?比周公瑾也不差多少,反正他們找不出任何漏洞。
大家討論好久,最後由孫策拍板按魯肅的計策行事:張紘、魯肅負責運送糧草;呂範文武雙全負責用假糧草把李術引到西面。
夜晚,孫策、黃蓋與朱治帶領主力軍隊離開了營地去往壽春南八十里;韓當領部分軍隊向南合肥方向進發。
陳武留下部分軍隊未動,空下的帳篷未動,裡面還點著燈,由於行動小心謹慎,留守人員都不知道大部隊已經離開。
在壽春南面八十里外挖了兩道環形壕溝,在壕溝西北五百步處挖了許多陷馬坑,佈置許多絆馬索,一百五十步處挖了四尺深、三丈多寬的阻馬溝,阻馬溝向北延伸一里遠。
再說韓當帶領三千步兵一夜行軍,天快亮時在一處隱蔽處休息,留下十幾人放哨,其他人全部倒地睡覺。
晚上又行軍四十里,在合肥去壽春必經之路挖出與黃蓋他們類似的壕溝、陷馬坑,佈置絆馬索,然後在壕溝裡暫時睡覺休整。
李術這邊已經做好起兵準備。
他是本地豪強出生,對廬江的地理位置比較清楚,知道江東的糧草必然在巢湖北岸距離孫策大營最近,這兒還是孫策撤退的必經之路。
聰明的他在巢湖北三十里下寨,先脫離孫策主力,讓別人消耗試探。
他派出一些斥候,聯絡其他叛軍一起行動。
不曾想,幾路豪強和匪軍按照約定,在向他制定的地點行軍途中,就被呂範伏擊,幾部損失殆盡。
李術見狀,哪裡還敢靠近,直接往西邊逃走。呂範虛兵驅趕,李術狼狽逃竄。
孫策知道李術熟悉本地道路,現在應該專心對付曹仁,而不是難以追上的李術。
曹軍聽說孫策軍生亂,知道時機已到,但一開始還比較謹慎。
壽春城南四十里的東吳軍營外,十幾騎在大寨北來回巡視,兩裡外有十幾個曹軍斥候等待著什麼,也不向前探視。
這份謹慎恰恰給了吳軍時間,很快城南80裡外兩道環形壕溝已經挖好。
第一道八尺深,三丈寬,北面有幾層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