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賈詡設計賺張允(1 / 2)

廖化感嘆道:“唉……若是各家有地,官吏也有作為,憑南陽郡的肥沃,怎會有數十萬黃巾從此殺出……如今倒是地主豪強擁有九成以上。”

“南陽各郡哪些豪強地主長期反對我軍,哪些又和我方有所往來,可有知曉?”

“當然知曉,我軍與荊州貿易數年,支持者也不算太少。只是……”

曾經作為小農,後成為黃巾軍一員的廖化少有些猶豫。

童遠給了他一個眼神,示意其自信說出。

廖化輕嘆一口氣道:“地主豪強不分親近我軍還是劉表,多有壓榨百姓強取農田,我軍團結河東、天水士族豪強的辦法如果用在此處,那南陽郡之肥沃和百萬人口之力,就不受主公和府中管轄。”

“嗯……此言甚和吾心!”

童遠策馬向前幾步,回首道:

“南陽郡新附範圍內,擁護我軍又對百姓寬厚的豪強可以任用依靠之;寬厚中立者、擁護卻不寬厚者,可暫且團結;卑劣中立、對立不寬厚者,當訓誡並孤立,並支援百姓討要糧食土地。”

“對立且無德者,發動百姓反反覆覆批判之,再收其土地分之!”

廖化、王雙自然不覺得有問題,法正也認為童遠之前做法過於寬,此時嚴厲正是應當。

裴輯卻覺得這似乎是童遠第一次採取這麼強硬的手段。不過仔細一想,自家代表河東士族,已經享受了優待,如果南陽士族豪強再獲得優待,只會對自己家有害處。

“這件事就由裴輯、法正兩位先生推進,廖化將軍執行。你們可以有溫和與嚴厲的分工,其他可根據情況採取靈活策略,但一定要讓百姓為主參與進來。”

法正問道:“要不要設個比例,多少家獎賞任職?多少家分地捉人?”

法正這一問令童遠想起很多。

其中包括劉備拿下成都後,法正打擊報復了許多與自己敵對者。如果讓他主抓此事恐怕不利於荊州的名聲。

“哈哈哈,孝直的想法很不錯,正好啟發了吾。不過不是此事,而是將沔水沿岸發展屯田,這樣小農耕作、士族豪強和軍屯民屯構成一定比例。”

“這個比例如果失衡會出很多事,孝直可以專門組織屯田軍,一部分升職作為骨幹,吸納難民準備在那幾縣安排軍屯民屯。”

“如此你精力依舊在軍事為主,到時候南下也需要這些屯民協助,轉運物資、修繕道路、操船捕魚、尋親帶路等重要任務都等著他們參與呢。”

法正欣然領命。

童遠又對裴輯說道:“清理新野幾縣豪強佔有土地之事也需要採用比例,不過不是整體上,而是具體方面。”

“比如擁護我方者又對百姓較好者,可以劃出一定比例為官吏,反之的較壞者也不全部處理,而是根據比例一部分嚴懲,一部分警示。”

裴輯也正有此意,於是南陽中部整頓土地之事以他為主,法正、廖化輔助。聚集難民安設屯田一事,就由法正為主推進。

童遠專門找來這他們幾位在身邊討論執行此事,正是希望他們繼張既、衛覬等人步伐,成為推動新西涼軍體制的主要參與者。

這件事看起來對短期大戰幫助不大,可實際上比軍事勝利更重要,還能避免後面深入荊州與孫權、周瑜交戰時後方出現不穩。

南陽郡如果有屯田控制基本盤,分地百姓和為官吏士族豪強出力支援,就能降低背後賊人煽動作亂的成功可能性。

這是賈詡給他出的計策,深諳人心的他對於攻略荊州提出了細細謀劃穩步推進,再大舉鯨吞的戰略。

此時,他不在童遠身邊,而是從漢中率領另一支兵馬開始行動。正好現在等待時機,讓劉表徹底上套。

漢中往荊州進軍,有兩條路可以直接抵達。

第一條,就是張郃走的上庸向南走房齡縣,走山道往襄陽去的南路。這條路不適合大軍行動,後勤運輸最多支援2萬人。但已經發揮奇效,擊破張允吸引文聘防守。

第二條,是相對更好走的一條,即從漢中郡上庸一路向東,走西城也就是後世十堰、鄖陽一帶的北路。

北路初極難走,後面有沔水在側,越走越寬,直到荊州南陽郡。

賈詡此時正在西城一帶的沔水上游,提前動身的他在閻圃、雷同、吳蘭的協助下,用上庸西城之林木,打造眾多小型快船。

只要沿沔水之下,即可出現在劉表軍上游。

……

前哨戰的情況也彙報到襄陽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