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甘寧見孫權(1 / 2)

現在,龐統不需要動身去柴桑投靠,直接將人家請過來不就行了。

荊州的主人不該是自認為是“周文王”的劉表,也不是監牢之中的劉協,更不希望童遠、曹操入主。

江東孫家重視人才,尤其是有周瑜這樣文武都是時代楷模的文士,當然沒有別人更適合了。

劉表大軍的佈置,童遠早在荊州佈局已久……這些對於孫權、周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情報。

他相信周瑜這等時代楷模得到這麼重要的情報不會無動於衷。

信使已經派出,順江而下。

周瑜沒讓龐統失望,他得到情報知道軍情緊急,如果和孫權商議再做決定,估計肯定會被童遠佔了先機。

所以,派人稟告孫權,請求他率領大軍再徵黃祖、劉表之時,他的柴桑兵馬就先行出動了。

劉表哪裡知道自己已經成案板上的魚肉,他所渴望的天子和朝廷,根本就暗中支援孫權搶佔荊州。

孫權得到周瑜訊息以後,當然認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是黃祖前不久剛擊敗他們,擊殺了凌操和徐琨,這次再戰把握如何?

關鍵時刻,出使洛陽的張紘傳來密報,天子對於荊州的未來,希望不在北方人手中,如果本地力量不能守,當由其他抓住機會的南方力量擁有比較好。

孫權大喜,立刻動員身邊兵馬,不等吳郡、會稽等兵馬集合,立刻率領程普、黃蓋、呂蒙、董襲、諸葛瑾等西征。

孫權兵馬到之前,周瑜直接起柴桑兵發起了攻勢,前期長江水戰,再破黃祖水軍。又準備好營盤和工程器械,靜候孫權大軍抵達。

孫權兵馬到了之後,卻也不急於立刻攻打江夏城。

周瑜早已安插情報人員,探聽到甘寧對黃祖不滿的情報。

原來上一次甘寧射殺凌操,贏得水戰保全船隻,立了大功。可是黃祖重視士族名聲,這甘寧在益州擔任縣令前是出名的錦帆賊,哪裡肯重用。又欺他是外來資歷較淺者,根本不給實權。

甘寧是非常英雄了得的人物,當然不會吞聲嚥氣。好友蘇飛看出,透過劉表幫助甘寧擔任了小縣邾縣的縣長。

甘寧在此聚集了一批豪傑部曲,儼然是一股小的自立兵馬。

周瑜早已看破,深知此人勇猛無敵卻心高氣盛,此時孫權抵達方可以策動其投靠。

孫權親自作書,體現出愛才惜才之意,甘寧也早已有意,於是直接倒戈,投靠了孫權大軍。

甘寧見到孫權,毫不猶豫直接獻計道:

“漢室日漸衰弱,童遠、專橫終會篡位。荊州山勢便利水運暢通,可為一國西邊的地方。某知道劉表,這個人沒深謀遠慮,兒子又很差,不可能傳承此處。主公應該儘快攻取,不能晚於他人。現在應該直接攻取黃祖,黃祖老而昏庸,政令不齊賞罰不明,手下士卒不整,舟船失修。一打敗黃祖,後面一馬平川,未來儘可攻取巴蜀。”

孫權大喜,這個計策與魯肅之前的規劃一致,正符合他和周瑜的規劃,於是大膽採用。

得到猛將甘寧,還把黃祖的防禦佈置搞得清清楚楚。邾縣又在長江以北,距離黃祖所在的西陵城很近,離沔水入長江之口也不遠,正好可以向兩個方向攻擊。

孫權派呂蒙配合,與甘寧一同從東側陸地迂迴至江夏以北,先迎擊黃祖試圖奪回邾縣的兵馬。

黃祖步兵被甘寧、呂蒙殺得大敗,只得退回西陵城池,依靠城防堅固和沔口水勢,東西互相支援,安排大將張碩和陳就率船隊駐守沔口,只要沔口在,黃祖兵馬就有希望得到襄陽兵馬的支援。

這沔口是指沔水入江的地方,實際上就是漢江的入長江的地方,後世被稱作漢口。襄陽雲集十幾萬大軍,只要派水軍順流而下,就能解救江夏的困局。

東吳水軍若是強攻沔口,就先要在長江穩住陣型,再逆流攻破艨艟。偏偏秋季沔水水量很大,江口位置位於西北,水注入東南,又有陣陣西北風,水軍強攻難度太大。

孫權將水軍指揮交給周瑜。周瑜麾下淩統年僅十五,卻願為先鋒替父報仇。他日夜監視沔口,終於發現對方大將張碩巡邏岸邊的船隊有些單薄,於是率領幾艘小船突襲。

小船隻有幾十名勇士,對手大船雖然單薄,但也不止一艘。淩統膽大心細,偽裝成荊州水軍小船,突然逼近登船,貼身肉搏。

張碩一身鐵甲,周邊又有其他船隻支援,沔口還有眾多水軍,只要堅持一會就能得到救援。

可是戰鬥中,他面對一個半大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