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屯田灶(1 / 2)

童遠沒到由四海商幫先行審問時,賈逵拒不配合。

他只說自己與司馬懿是過命的交情,是為了友情和義氣,才決定幫助他。其他並沒有什麼背叛的舉動,最多是私下裡在士族內部發些嘮叨。

即使孫資、郭淮、郭配、王機、王昶等人的證言全都能證實賈逵的罪行,此時天下士族自有一套內部說法,劉協等人也會推波助瀾。

如此一來,殺他就成了童遠搞特務統治,不能容忍不同意見,成全了義士賈逵,又給童遠扣上暴虐的董家這個帽子。

衛覬認為應當樹立新的法律以及嚴格的證據鏈條,讓天下可以接受者接受,不能接受者在事實面前閉嘴。

童遠卻覺得無論如何要拿下賈逵自己的口供,並在太原、河東等地士族面前承認,如此可以掙得更多人支援。

其實也可以透過這件事給士族一個警告,同時震懾任何膽敢叛變的群小。

那如何拿下他的口供呢?

童遠想到了張既。

論剛正不阿,搞法律制度和管理官員,衛覬做起來得心應手。但要是說執行下去不偏不倚,細緻入微又因地制宜,整個新西涼軍還數張既最強。

當年,那名來自太原郡,很可能是祁縣王家的刺客,就是被張既略施小計,細緻入微發現其飲食和生活習慣,最終勾勒出來源的。

若有他在,不愁沒辦法拿下賈逵。

既然賈逵的罪證千真萬確,那就把他繼續關下去,等到和朝廷相對撕破臉時再公之於眾。反正賈逵的罪行,就是把牢底坐穿都是輕的。

最後還有孫資需要處理。

太原太守孫資,早就被賈逵說動,暗中為天子一方效力。

根據他自己的供述,多數士族其實內部的圈子一直保持著一定程度交流,與新西涼軍或多或少有些不同認識。

在10年前,賈逵就有和他談論許多,最後共同勵志讓大漢中興,讓洛陽朝廷重新開創新的格局。只不過此時夏陽與洛陽明面上關係不錯,他並不覺得是背叛,更何況那邊是天子和朝廷。

後面就越陷越深,從提供一些糧食錢財,到配合劉豹、司馬懿逃脫。甚至作為暗中存在,先後將幾名舉報他們私下背叛的人員報給賈逵。

衛覬認為要細究他自己是否認識到其中惡意,認識到什麼程度。孫資在這些細節上很是猶豫,生怕說了會加重罪行,但不說反而更加可疑,撒謊更是會出漏洞、有損形象和加重罪責。

所以他在一番工作之下,承認自己認識到這些惡行,主要原因在於天子高於頜陽候,說一千道一萬他也是為大漢在做事。

針對這一點,童遠非常在意,那就是劉協有沒有參與到此事。

孫資經過了激烈的心理鬥爭,最終承認賈逵信誓旦旦地說,是天子下詔,令其在幷州發展人員,為還政於天子而努力,包括糧食、錢財、人員和兵馬方面。

這是句原話,說的雖然隱晦但實際上就是天子指使賈逵在幷州準備起事。

後續的審問核實對方一般是由伏完來聯絡,像司馬懿和劉豹這種大事,則是天子密詔賈逵,然後再傳令下來。

從他單方面供述,像是直接起兵作亂,說反郭王兩家小輩,孫資是不直接參與的。劉豹是奸細的事,他事先並不知情,事發時聽命行事。

整個內容邏輯完整,但是由於賈逵在抵抗,所以沒法客觀求證。

這個罪行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知道賈逵會殺害那些舉報人的情況下,將他們全部告知,也就是參與了殺害這些舉報者。

只是在士族的認知中,家丁、僕從地位極低,幾乎不被同樣當做人,所以其行為並沒有經歷激烈心理鬥爭。

童遠有時真想一口氣廢掉家僕,提出人人平等,但顯然不是現在主要矛盾。

他深知要阻止五胡之亂,要避免永嘉南渡,要遏止北方生態乃至經濟的凋敝,是何等的艱辛困難。

這些才剛有起色,不應平白將目前的披荊斬棘上升到難於登天的難度。

目前,孫資罪行較為嚴重,但證據還有不足,所以先將其軟禁,待拿下賈逵並與天子翻臉時再公開處理。

只有彥雲大師,也就是王凌,沒有按照預想投靠隱藏的兵馬,也沒有向洛陽或者草原逃竄。

由於超出預料,跟蹤人手有所分散,最後竟被其擺脫了追蹤。

王異和衛覬表示一定會增派人手,將這個重要敵人找出來。

童遠則表示目前重心不在他身上,不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