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1 / 4)

小說:錦衣為王 作者:熱帶雨淋

但這只是在正常年頭,而不是此時。

老實說,當今皇上由太上皇復辟,法理人情這一方面都很淡薄,最要緊的籌碼其實就是景泰無子,而且廢立太子,以小宗並大宗,犯了封建禮法的大忌。

後人可能沒有辦法理解這個思維,其實長子次子,嫡子庶子這一說,在現代已經少有例項,所以後人無可理解,但在當時來說,妻室妾侍之分分明,嫡庶也是分明,這樣也就是有大宗小宗之分。

只有在大宗無子絕後的情況下,才可以由小宗代替大宗的地位,這種宗法制度並不可小覷,而是維持整個封建lun理大廈的基石,後人不加理加,以為是當時的人自尋煩惱,實在是不能體悟其中的妙處。

在中國這樣的大帝國來說,只有秦朝施行過由法度為基準的精確統治。就是官府養牛,記錄肥瘦,一旦死牛,從養牛的小吏到縣令都會被罰,打造的兵器都是流水淺下來,每柄長矛上都刻有鑄造者和監工的姓名,每尺田該施多少肥,某日耕作,某日休息,都是記錄的清清楚楚。

秦法嚴苛而繁瑣,但最為要命的是用這種法子統治秦一地則可,也就是關中和巴蜀這樣大的範圍,等它兼併六國,掩有整個中國之後,這樣的統治方法已經是註定要失敗的了。

交通、教育、官員素質、人民的習慣等等,秦之失敗,看似偶然,其實是註定的必然。所以,自秦之後,講lun理和人心的儒學大行其道,統治中國近兩千年,這其實是冥冥中註定的現實,以中國這樣的道路交通還有龐大的帝國範圍,採用儒家學說來維持道德人心,用情理而不是法紀來統治,顯然更符合事實一些。

只是這種學說也一直在進步,漢儒和宋儒就是兩個世界的人,說儒學沒有進步,倒也不是事實。

就算是在大明,各種學說亦是一直進步,只是儒學把其餘的學說一律斥為雜學,這已經是開了僵化之濫觴,至清時,則高壓統治和文字獄造成儒學自己都僵滯不堪,到那時,舊的統治基石才算徹底死掉,而中國人並沒有找到自己所創的這個千年基石的替代品,後來接受西人之學說來治國,也是無奈之舉了。

正因如此,當今皇帝可以由太上皇復位,靠的就是lun理中的大宗小宗之說,皇帝有理,景泰無理,這個理字,便是當今太子!

現在皇帝剛剛復位,天順元年都還沒有過去,人心其實並沒有徹底平服安定下來,皇帝的統治基石還很脆弱。

歷史上,皇帝任用了逯杲和門達先後兩代酷吏,大捕官員道路於途,錦衣衛獄因之不夠居住,其原因若何,其實也是因此罷了!

若是太子一死,則當今皇帝和宮中依附於皇帝一派的人,麻煩大矣!

第301章 國本

“這可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牛玉想了想,道:“咱家去叫醒皇上,爾等分別去喚醒在宮中的各位大伴吧。”

宮中宦官此時已經過兩萬人,各分等級,儼然也是小朝廷小世界,牛玉這種已經是金字塔的頂尖人物,比他大的倒也有,只是那幾人罷了。現在要叫的,便是那向個更加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這樣的人,在宮中也有尊稱,大伴,大官,總之,哪怕就是牛玉這樣一直風光到成化年間,後來被汪直拱倒的太監中的能者,想起那幾位大人物來時,也是禁不住頗覺緊張。

他輕手輕腳的進了殿,皇帝所居是乾清宮中一側的大殿,寬大高廣,到了清朝,大約是覺得太過高大冷清,除了順治和同治兩位外,其餘的帝王都居於養心殿,乾清宮棄之不用,而乾清宮後的坤寧宮,在此時是皇后正寢,在清朝則在殿中築了大型的鍋灶,每天運兩頭豬來,就在坤寧宮中煮肉,每日如此,近三百年不絕,一直到清滅亡後遷出宮來方止。

這會兒當然沒有煮肉的大鍋飄出來的香氣,皇帝寢殿之中只有銅製的宣德香爐散發出來的縷縷清香,寢殿之內的一角,則是幾個宮女打著地鋪倚牆而坐,她們是不能沉睡的,最多嗑睡一下,便又立刻清醒。

皇帝半夜起夜,喝茶,都是由她們伺候,大明宮中的規矩倒沒有漢唐時那麼不近人情,宮女人數遠比宦官要少,而且年過二十五便可以回家,必定不會強留在宮中,象唐時那樣,所謂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事,在大明倒是不會發生了。

牛玉一進來,立時就有值夜的宮女迎了上來,一瞧牛玉手中的文書,便是明白過來。當下也不需要多說,那宮人便疾趨到皇帝床前,輕聲道:“皇爺,皇爺!”

原本此時皇帝也差不離要醒了,皇帝勤政,每日早早起身,更衣早膳,然後常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