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各部主事,低於員外郎,和待郎、尚書,還差的遠。
公平的說,永樂到仁宣年間的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做一些秘書草詔的工作。
仁宣年間,學士權重,內閣制度漸漸完善,但大學士的品級並沒有提上來。
宣德年間的大學士權重是體現在以各部尚書兼任大學士上的,這樣一來,既有內閣的草詔票擬權,又有六部的執行權,所以所謂內閣漸漸權重,關節就在這裡。
時至今日,內閣仍然不能管部,尚書完全能自行其事。遇到強勢的大學士,六部就弱一些,遇到強勢的六部,內閣就勢弱很多。
之前的六部,有三部尚書是建文和永樂年間的進士,資格威望之高,內閣簡直沒有辦法管理六部,所以大學士不兼部務,權威無形之中就下來很多。
現在禮部尚書致仕出缺,皇帝在第一時間叫李賢補缺,這樣一來,李賢以太子保傅並禮部尚書再兼大學士,內閣之中,仍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了。
“臣,感愧無及”
謝恩起身後,李賢向著少監道:“請轉奏皇上,臣唯有以死報之了”。
第627章 無聲
皇帝的任何任命都是有其道理在的。對李賢的任命,自然也是頗有深意。
謝恩之後,內閣諸成員紛紛是上前恭喜,李賢一一揖讓致謝,只是感謝之時,臉上也並沒有什麼特別高興的表情,和一般人升官時如沐春風的感覺就差的遠了。
“李公何鬱郁也?”
呂原和李賢私交尚可,見他不怎麼歡喜,因而打趣道:“難道有什麼不歡喜之處?”
“哪裡,哪裡”
“那是?”
“聖恩深厚,賢思之惶愧……眼下大事,就渺茫無頭緒,這麼一想,就更加慚愧的緊了。”
“原來如此”呂原的臉上露出佩服的神情,拱一拱手,道:“佩服之至。”
“過獎了。”李賢臉上突然露出一絲苦惱的神色,想了一想,便決意把自己的想法向這幾個同僚和盤托出。
公平來說,這幾個同僚能力都有不同的缺失,比起李賢的急變和富有大局觀,也就是“經濟”之道上的學問和功力,實在是頗有差距。
但在個人品格上,這幾個同僚都絕沒有問題。可以說,在天順初年的這個內閣班子裡沒有搗亂和純粹喜歡政爭的人……排第三的聯合第二拱老一,幹掉老一再重新互鬥,大明內閣二百多年幾乎就是這樣下來的。
內閣的內鬥比外朝要嚴重的多,經常是搞的人連命也沒有。在最高峰的時候,夏言等首輔都被砍了腦袋。而徐階在鬥倒嚴閣老後,又得罪後來的繼任者,結果人家放了海瑞去鬥徐階,把徐家二十萬畝土地退回不說,還把徐階的兩個兒子弄到充軍。
前任首輔被弄的如此狼狽,其實還有性命之憂,明之內閣爭鬥,其實和後世的政爭比起來是絲毫不差的。
這其中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心機,也足夠後人好好學習了。
這就是職業經理人在特定政治環境下的政治智慧,等這些人**搞清楚框架和自己手中的權力之後,再搞定那些只能依靠他們的太監,就能在相當的時間內整合政權,成為真正的執掌國柄的人物。
張居正就是其中一人。
現在的李賢當然還不行,現在的內閣政治剛開始發端,很多事情尚且沒有確定,最少,李賢做事仍然受到強大的掣肘,這個條件下如果內閣還在內鬥,或是有品格不好的人hún跡其中,那事情就沒有辦法做下去了。
這是天大的幸運,李賢認為。
當然,他並不知道,在成化早年,先是陳文接替他的首輔,然後又是彭時,內閣之中,已經有三任首輔在,而且都是名聲不錯,頗有清正之名的首輔,這不僅僅是李賢的幸運,事實上,也是整個國家之幸。
“這只是小事。”李賢頓了頓,向著眾人道:“學生仍然是去見了太保再說。”
“好,那我等恭候好音就是。”
現在內閣之中,其實對接受兩個奏議已經有定論了。
事實上,大家迫切想改良的就是細節。有關官田的管理,層級分配,地方官員的任命是否由主官自己決定,還是由當地布政司代為決定……這些細節才是內閣感興趣的。
而是否同意加俸和改良火耗徵收辦法,決定是顯然的。
大誥再牛,畢竟是一位死去帝王留下的東西,嚇不到人。
而實際情形,卻是張佳木在看到問題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