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們的光火可想而知。
為了阻止公司繼續跌入深淵,維護股東的利益,董事會對公司人事進行大範圍的調整完全在意料之中,只是人們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一如颶風過境。
現任執行長Hasen,德國慕尼黑大學畢業的高階企業管理人才,就任後一意孤行地頑固推行歐美式宣傳營銷模式,與要求本土化經營的總裁,職業經理人Tim發生了重大沖突,隨後,公司分裂為本土派和德國派,Hasen按照自己意圖聯合營運長、財務總監和人力資源總監這些德國親信直接參與了公司各方面原本屬於總裁職權範圍內的具體事務,架空了Tim,勢單力薄的張,沒有選擇激烈對抗,也沒有去德國總部越級申訴,他忍耐、等待,開始這讓主張全面對抗的本土派們大惑不解。現在他們明白了Tim的策略和苦心,那就是讓時間和事實證明Hasen的錯誤。
專橫跋扈,好出風頭,在國外公司這也許並不是大問題,可是,現在到了中國,這樣的企業文化有悖於中國傳統“和為貴”的文化觀念,與中國人內斂不張揚,重視人際關係的理念衝突,因此行不通。
陸遠猜測,這次人事地震,首當其衝的人應該就是Hasen,接著應該就是首席營運官Martin ,在Martin就任COO之後的兩年裡,他蜷縮在幾個德國高管的圈子裡與中國下屬溝通甚少,交流不暢,導致執行效率低下,市場佔有率節節下滑,這是公司業績不斷下挫的直接導火索。
曾經,陸遠向Martin提交過一份《調整公司市場經營方向和本土化的建議》,被他毫不猶豫地束之高閣,因為這和Hasen的經營方式背道而馳。
正當陸遠思考可能接替他們的人選的時候,有人敲了敲肩膀,陸遠轉身發現旁邊鄰座的好友畢東神秘兮兮地遞了一張紙條過來。 “guess,who down,who up?”(猜猜,誰被炒,誰上位)
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