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個師正向這裡靠近。

二月二十七日,三軍團以雷霆萬鈞之勢從婁山關上壓了下來,會同一軍團迅速向遵義挺進,沿途所遇敵軍都被粉碎。在以後的幾天裡,他們消滅了敵軍兩個師又八個團,斃傷敵人三千,俘虜二千,繳獲步槍一千支和子彈十萬發。國民黨新聞機構承認受到“極其重大的損失”。

但是,紅軍也蒙受了損失,親自指揮攻打遵義的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就是在這次戰鬥中犧牲的。在第十一團攀登城牆受挫時,他正在四百碼外的一個小山丘上用野戰望遠鏡觀察。他讓該團政委張愛萍(一九八五年時任國防部長)下令再次發起進攻。一名偵察員前來報告說,一道內城牆擋住了進攻部隊。偵察員的行動引起敵人的注意,他們向觀察所猛烈射擊,鄧萍被一顆子彈擊中,當即陣亡。

久經征戰的老偵察員孔憲權串領他的部下作為突擊隊參加了婁山關戰鬥。他們配備有輕、重機槍,孔挎著自己的駁完槍。他們在第一次攻克遵義時,每個人都領了新軍裝,可是現在服裝仍然不夠用。孔的部下每十二個人只有四件棉上衣,只好大家輪流穿。突擊隊來到婁山關以南的綏陽縣,距遵義還有一半路時,一顆國民黨的炮彈在孔的近處爆炸,彈片汀爛了他的臀部。他被人用擔架抬到遵義,送進了一座羅馬天主教堂,在那兒,一個外科醫生用“鴉片水”給他麻醉,動了手術。

那天晚上,這座舊教堂中擠滿了傷員。國民黨的飛機企圖用轟炸來阻止紅軍的進攻。一九八四年任共產黨總書記的胡耀邦當時是一位十八歲的共青團領導人,屬彭德懷三軍團先頭部隊第十三團。胡耀邦是參加長征的三十二名共青團中央委員之一,抵達陝北時,他們中間只有十四五個倖存者。胡身材矮小、精力充沛、消瘦而結實,長征開始不久就患傷寒病倒,此時已痊癒。他是紅軍中央工作隊隊員,他對此非常自豪。

二月二十七日下午,胡耀邦和他的宣傳隊在遵義城不遠處待命。一旦部隊打垮了敵人的主要抵抗力量,胡耀邦就進城幫助維持秩序。一群低空飛行的國民黨飛機吼叫著俯衝下來,一塊彈片擊中了他的右臀部,造成重傷。

胡耀邦被人用擔架植入遵義,送進天主教堂。在那裡,王彬醫生給他動了手術。一九八四年,八十多歲的王彬醫生仍健在。胡耀邦認為他是紅軍中最好的外科醫生。王彬是後來在長征中為患肝膿腫而生命垂危的周恩來治過病的幾個醫生之一。他是被紅軍俘虜後受到優待而爭取過來的國民黨外科醫生。他曾是一位少校。胡耀邦回區說:“紅軍的政策是爭取技術人員,尤其是爭取報務員、醫務人員和會使用重機槍的人。”

動手術後,胡耀邦坐了幾天擔架,然後就騎馬了。在馬上顛簸,他感到傷口十分疼痛。他騎了八九天馬,又把馬讓給更需要的人了。

“我已經把死亡置之度外了,”胡耀邦在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沒有任何選擇。我們只能戰鬥下去。不戰鬥,也得被殺死。”

胡耀邦對偵察員孔憲權印象很深。在遵義,還有一些紅軍的重要人物負了傷。一個是著名的“羅明路線”的代表,前福建省委書記羅明。他也被一塊炸彈片擊中。三軍團的一個政委鍾赤兵也是如此。

“孔害得我們一夜睡不著,”胡耀邦回憶說,“他一直喊:”殺!殺!‘這是紅軍戰士向敵人發起衝鋒時喊的口號。“

孔憲權是在婁山關南一個叫黑神廟的小村莊負傷的。在遵義做手術後,用擔架拾著他走。他的胯骨被打碎了,傷口不癒合。他又坐了約兩個多星期的擔架,一直到赤水河畔的畢節專區黔西縣,他才被留在當地養傷。他在床上躺了二十個月。

但是,孔憲權的處境並不算太糟糕。紅軍領導為他作了很好的安排。一位醫生和一位衛生員留下來照料他,併發給他三百多塊銀元的生活費,並把他安置在當地一個財主家裡。紅軍告訴那個財主:你要負責這個人的安全,你把他保護好,我們會感謝你的;如有差錯,唯你是問。還給醫生和衛生員留下一些銀元作生活費和藥費。給孔留下了他所需藥品的單子。

這是非常特殊的待遇,當時的紅軍條例規定,如有必要,負傷或生病的團級和團級以上的軍官必須用擔架拍著走完長征全程。孔僅是營級軍官。他以膽大勇敢而出名,所以給予他特殊的待遇。留下的普通紅軍傷員一般發十至十五塊銀元。

那個收留孔的財主對紅軍有好感。他迷信,覺得紅旗是交好運的兆頭。把孔送到財主家的紅軍戰士,把財主和他的一間房子拍了照,對財主說,“別忘了,”他們警告說,“我們有照片。我們會回來檢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