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國家社稷,非獨寡人一身,還請諸君以口言心,各暢所疑,絕無忌諱。”

眾宗室聞言,皆望向華陽太后,等著她先行發難。嬴政道:“夫謠言者,乃六國捏造,意在使秦國君臣內亂,無暇東向。太后明視高遠,當深知謠言之荒唐無稽。”

華陽太后冷笑道:“老婦還不糊塗!老婦自有人證在手。”

嬴政和李斯會心地交換了一下眼神,華陽太后終於打出了她的底牌。

原來,華陽太后一直將姚氏藏在宮中。姚氏從睡夢中被人叫醒,正神思恍惚,不知所以,等到得正殿,又見到眾多高官顯爵濟濟一堂,尤其是呂不韋和趙姬赫然也在,不由低呼一聲,昏了過去。被人急忙弄醒之後,她也只是木然站著發呆,臉色煞白,兩腿打顫。

華陽太后對趙姬道:“太后可識得此人?識得便是識得,不識便是不識,可不要欺瞞老婦。”

趙姬見到姚氏,也是一呆,答道:“回老太后,此乃姚氏,當年邯鄲之時,為賤妾之婢女。”

華陽太后頷首道:“很好。既如此,姚氏,你且將那日的說辭再複述一遍。這說辭,昌平、昌文二君也都是聽過的。”

昌平君昌文君聽到華陽太后忽然提及自己,不由大為窘迫。很顯然,在來思德宮之前,他們便已和嬴政達成了某種協議。

姚氏連連磕頭,求饒不敢。華陽太后道:“有老婦為你作主,但說無妨。歷代先王在上,也讓他們聽一聽。”

姚氏低著頭,聲音輕如蚊蟻,將她的臺詞再說一遍。趙姬大怒,乾指道:“賤婦,你怎敢血口噴人?”華陽太后止住趙姬,道:“休論對錯,聽完再駁也是不遲。”

姚氏好不容易說完。華陽太后望著嬴政,道:“姚氏所云,老婦以為不假,昌平、昌文二君以及宗室諸公,皆與老婦同感。陛下復有何言?”

昌平君昌文君並不表態,彷彿沒聽到。宗室的其他人則小聲地交談著,全然不顧會場紀律。

嬴政道:“太后聖裁。此婦乃當年母后身邊婢女,及母后貴顯,而此婦不得攀附,故而懷恨在心。以懷恨之心,語母后當年,自然顛倒黑白,惡言相加,其辭不足為信。以孫兒之見,十月為期,有孕生子,知孫兒之所由來者,莫如母后也。望太后廣聽,容母后為辯。”

嬴政言出,最激動者為誰?呂不韋也。時隔六年,呂不韋又見到趙姬了,這個他曾經傷害現在又反過來被她傷害的女人。她蒼老了些,但依然是他記憶中的容顏。他多想再次擁她在懷中,哪怕因此立時便死。然而他終究不敢。現在,嬴政要趙姬出來作證。而只要趙姬回憶往事,自然免不了要提到他呂不韋。呂不韋坐立不安,就等著過耳癮,藉著趙姬的言語,重溫一回美好的往昔。

華陽太后卻根本不給呂不韋這個機會,立即駁道:“太后與陛下,母子也,子貴則母貴,子敗則母敗。為陛下及自計,太后必歸陛下為嬴氏也。私情私心,其言豈可為證?”

嬴政一皺眉,這老太太實在頑固,偏偏她所言雖然蠻橫,卻也句句在理。嬴政遞給李斯一個眼色,那意思是說,也該咱們出底牌了。李斯輕輕地搖了搖頭,忽然說道:“尚有一人,可以為證。”

李斯話一出口,連嬴政也是大吃一驚。還有一個人證,他怎麼絲毫也不知情?嬴政瞪著李斯,李斯輕笑道:“吾王勿憂,臣自有分寸。”

華陽太后自覺勝券在握,道:“也好。帶上來。”

第十七章 成蟜之敗 4、第二個證人

眾人舉目向殿門望去。但見被帶上來的卻只是一個瘦小的老太婆。伊雙目已不能見,稀疏的白髮,在腦後挽個小小的髮髻,像可憐的老鼠尾巴。伊是如此的衰弱老頹,就算拄著柺杖,行走也需要兩人攙扶。

趙姬驚叫:“劉媼?”

華陽太后問道:“此媼又是何人?”

趙姬道:“當日邯鄲,妾身產今王之時,乃此媼接生。也幸得有此媼在,妾母子才得以保全。”她過去拉住劉媼的手,問道:“還記得我嗎?我是趙姬。”

老太婆顯然腦子已經有些糊塗,“趙姬?我……七十九了……你是……王子妃?”

趙姬雖然心思沉重,聞言也是莞爾,道:“還王子妃呢。我現在是秦國太后了。二十餘年了,不想你還活在人世。”趙姬一笑,呂不韋卻心如刀割。她笑起來還是那麼美麗誇張,那麼沒心沒肺呀。

劉媼道:“……七十九了,活夠了……”

華陽太后道:“李斯,這便是你所謂的人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