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趙恆又命王旦派人把封禪的訊息告知契丹、西夏和西南諸夷,有願同心祭天者,可在今年十月前到汴京候旨。再說陝州知州寇準前一陣子接待了宦官周懷政。周懷政先給寇準講了皇上已經得到天書,不但要供奉天書,還要為此封祭泰山。寇準一聽就知道是王欽若在耍弄趙恆,堅持要上書反對。周懷政苦口相勸,說即使是上書,只能是雞蛋碰石頭自取滅亡。因為不用這個辦法,皇上在澶州丟的臉就沒法找回來。不如權且忍耐一時,讓皇上高興了,以後興許能回朝重新秉政,到那時再去扭轉政局,也不算晚。寇準反覆尋思,的確也是,莫說自己如今在野,就是在朝極力反對,也未必能讓皇上和王欽若就此罷手,最終聽從了周懷政的勸告,勉強表示贊同。這一著兒還真靈,沒過幾個月,朝廷聖旨到,調寇準到大名府去做府尹,兼統河北諸軍。寇準得了旨,也不耽擱,把州事向通判夏竦做了些交待,簡單收拾一番,便攜帶茜桃往東行來。為了躲避禍害,他途經孟、鄭二州直接往北到衛州,沿黃河走到大名府,沒有到汴京陛見。大名府的舊吏調的調貶的貶,如今都是些新進之輩,他都認不得了。不認得有不認得的好處,免得欠誰的人情;新進之輩有新進之輩的好處,他們還嫩點兒,總不敢對自己吆五喝六或公然排斥吧?過得舒坦點兒比什麼都強,管他呢!
。 想看書來
第五十一回 獲天書又議封禪(5)
中秋節剛過,館陶縣令派人來報,說契丹派來同慶東封泰山的使節已經出了館陶,一兩天之內便到大名府。按照當時澶淵之盟的約定,契丹使節所經之處,均要由當地官吏負責接待。大名府是汴京以北最大的州府,寇準當然要好好安排使節的飲食休息,不過這只是例行公事,他只須吩咐主簿一聲兒就行了。那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