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明史 作者:人生幾何

子親征,所以順天應人,除殘去暴,以安天下。自黃帝習用干戈以徵不享,此其始也。周制,天子親征,則類於上帝,宜於大社,造於祖廟,禡於所徵之地,及祭所過山川。師還,則奏凱獻俘於廟社。後魏有宣露布之制。唐仍舊典,宋亦間行焉。於是歷考舊章,定為親征禮奏之。前期,擇日祭告天地神祠行禡祭禮。凡所過山川嶽鎮海瀆用太牢,其次少牢,又次特牲。若行速,止用酒脯,祭器籩豆各一。前期,齋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視滌。祭之日,服武弁,行一獻禮。凱旋,告祭宗社,禮與出師同。獻俘廟社,以露布詔天下,然後論功行賞。永樂、宣德、正統間,率遵用之。

正德十四年,帝親征宸濠,禮部上祭告儀注如舊。帝令祭祀俱遣官代。及疏請遣官,有旨勿遣。其頒詔,亦如舊制。明年十一月將凱旋,禮臣言:“宸濠悖逆,皇上親統六師,往正其罪,與宣德間親征漢庶人高煦故事相同。但一切禮儀無從稽考。請於師還之日,聖駕從正陽門入,遣官告謝天地廟社。駕詣奉先殿、几筵殿,謁見畢,朝見皇太后。次日早,御午門樓,百官朝見,行獻俘禮。擇日詔告天下。”十二月,帝還京,百官迎於正陽門外,帝戎服乘馬入。

○遣將

洪武元年,中書省臣會官議奏,王者遣將,所以討有罪,除民害也。《書》稱大禹徂徵,《詩》美南仲薄伐。《史記》引《兵書》曰:“古王者之遣將,跪而推轂。”漢高命韓信為將,設壇具禮。北齊親授斧鉞。唐則告於廟社,又告太公廟。宋則授旌節於朝堂,次告廟社,又禡祭黃帝。今定遣將禮,皇帝武弁服,御奉天殿。大將軍入就丹墀,四拜,由西陛入殿,再拜跪。承製官宣制,以節鉞授大將軍。大將軍受之,以授執事者,俯伏,興,再拜出。降陛,復位,四拜。駕還宮,大將軍出。至午門外勒所部將士,建旗幟,鳴金鼓,正行列,擎節鉞。奏樂前導,百官以次送出。造廟宜社之禮,即命大將軍具牲幣,行一獻禮,與遣官祭告廟社儀同。其告武成王廟儀,前二日,大將省牲。祭日,大將於幕次僉祝版,入就位,再拜。詣神位前上香、奠帛、再拜。進熟酌獻,讀祝,再拜。詣位,再拜。飲福受胙,復再拜。徹豆,望燎。其配位,亦大將行禮。兩廡陪祀,諸將分獻。

○禡祭

卷058 志第三十四 禮十二(凶禮一)

○山陵

次五曰凶禮。凡山陵、寢廟與喪葬、服紀及士庶喪制,皆以類編次。其謁陵、忌辰之禮,亦附載焉。

○山陵

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號。皇祖考熙祖,墓在鳳陽府泗州蠙城北,薦號曰祖陵。設祠祭署,置奉祀一員,陵戶二百九十三。皇考仁祖,墓在鳳陽府太平鄉。太祖至濠,嘗議改葬,不果。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故人汪文、劉英等二十家守視。洪武二年薦號曰英陵,後改稱皇陵。設皇陵衛並祠祭署,奉祀一員、祀丞三員,俱勳舊世襲。陵戶三千三百四十二,直宿灑掃。禮生二十四人。四年,建祖陵廟。仿唐、宋同堂異室之制,前殿寢殿俱十五楹,東西旁各二,為夾室,如晉王肅所議。中三楹通為一室,奉德祖神位,以備袷祭。東一楹奉懿祖,西一楹奉熙祖。十九年,命皇太子往泗州修繕祖陵,葬三祖帝后冠服。

三十一年,太祖崩。禮部定議,京官聞喪次日,素服、烏紗帽、黑角帶,赴內府聽遺詔。於本署齋宿,朝晡詣几筵哭。越三日成服,朝晡哭臨,至葬乃止。自成服日始,二十七日除。命婦孝服,去首飾,由西華門入哭臨。諸王、世子、王妃、郡主、內使、宮人俱斬衰三年,二十七月除。凡臨朝視事,素服、烏紗帽、黑角帶,退朝衰服。群臣麻布員領衫麻布冠、麻絰、麻鞋。命婦麻布大袖長衫,麻布蓋頭。明器如鹵簿。神主用慄,制度依家禮。行人頒遺詔於天下。在外百官,詔書到日,素服、烏紗帽、黑角帶,四拜。聽宣讀訖,舉哀,再四拜。三日成服,每旦設香案哭臨,三日除。各遣官赴京致祭,祭物禮部備。孝陵設神宮監並孝陵衛及祠祭署。建文帝詔行三年喪,事在《本紀》。以遭革除,喪葬之制皆不傳。

文帝崩於榆木川,遺詔一遵太祖遺制。京師聞訃,皇太子以下皆易服。宮中設几筵,朝夕哭奠。百官素服,朝夕哭臨思善門外。禮部定喪禮,宮中自皇太子以下及諸王、公主,成服日為始,斬衰三年,二十七月除。服內停音樂、嫁娶、祭禮,止停百日。文武官聞喪之明日,詣思善門外哭,五拜三叩頭,宿本署,不飲酒食肉。四日衰服,朝夕哭臨三日,又朝臨十日。衰服二十七日。凡入朝及視事,白布裹紗帽、垂帶、素服、腰絰、麻鞋。退朝衰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