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明史 作者:人生幾何

。又有幼官舍人營,掌操練京衛幼官及應襲舍人,坐營官一,四司把總各一。此五軍營之部分也。已,得邊外降丁三千,立營分五司。一,掌執大駕龍旗、寶纛、勇字旗、負御寶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軍。一,掌執左右二十隊勇字旗、大駕旗纛金鼓上直官軍。一,掌傳令營旗牌,御用監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軍。一,掌執大駕勇字旗、五軍紅盔貼直軍上直官軍。一,掌殺虎手、馬轎及前哨馬營上直明甲官軍、隨侍營隨侍東宮官舍、遼東備禦回還官軍。提督內臣二,武臣二,掌號頭官二,坐司官五,見操把總三十四,上直把總十六,明甲把總四。此三千營之部分也。已,徵交阯,得火器法,立營肄習。提督內臣、武臣,掌號頭官,皆視三千營,亦分為五軍。中軍,坐營內臣一,武臣一。其下四司,各監槍內臣一,把司官一,把總官二。左右掖、哨皆如之。又因得都督譚廣馬五千匹,置營名五千下,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坐營內臣、武臣各一,其下四司,各把司官二。此神機營之部分也。居常,五軍肄營陣,三千肄巡哨,神機肄火器。大駕徵行,則大營居中,五軍分駐,步內騎外,騎外為神機,神機外為長圍,週二十里,樵採其中。三大營之制如此。

洪熙時,始命武臣一人總理營政。宣德五年,以成國公硃勇言,選京衛卒隸五軍訓練。明年,命科道及錦衣官核諸衛軍數。帝之徵高煦及破兀良哈,皆以京營取勝焉。正統二年,復因勇言,令錦衣等衛、守陵衛卒存其半,其上直旗校隸錦衣督操,餘悉歸三大營。土木之難,京軍沒幾盡。

卷090 志第六十六 兵二衛所 班軍

太祖下集慶路為吳王,罷諸翼統軍元帥,置武德、龍驤、豹韜、飛熊、威武、廣武、興武、英武、鷹揚、驍騎、神武、雄武、鳳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革諸將襲元舊制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官號,而核其所部兵五千人為指揮,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其取兵,有從徵,有歸附,有謫發。從徵者,諸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僭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此其大略也。

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衛為都衛,復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衛。四年,造用寶金符及調發走馬符牌。用寶符為小金牌二,中書省、大都督府各藏其一。有詔發兵,省府以牌入,內府出寶用之。走馬符牌,鐵為之,共四十,金字、銀字者各半,藏之內府。有急務調發,使者佩以行。尋改為金符。凡軍機文書,自都督府、中書省長官外,不許擅奏。有詔調軍,省、府同覆奏,然後納符請寶。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府三護衛,衛設左、右、中、前、後五所;所,千戶二,百戶十。圍子手所二;所,千戶一。七年,申定兵衛之政,徵調則統於諸將,事平則散歸各衛。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衛為留守衛指揮使司,在外都衛為都指揮使司,凡十三:北平、陝西、山西、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福建、湖廣、廣東、廣西、遼東、河南。又行都指揮使司二:甘州、大同。俱隸大都督府。九年,選公、侯、都督、各衛指揮嫡長次子為散騎、參侍舍人,隸都督府,充宿衛,或署各衛所事。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謀反誅,革中書省,因改大都督府為五,分統諸軍司衛所。明年,復置中都留守司及貴州、雲南都指揮使司。十五年三月,頒軍法定律。十六年,詔各都司上衛所城池水陸地裡圖。二十年,置大寧都指揮使司。是年,命兵部置軍籍勘合,載從軍履歷、調補衛所年月、在營丁口之數,給內外衛所軍士,而藏其副於內府。三十年,定武官役軍之制:指揮、同知、僉事四,千戶三,百戶、鎮撫二,皆取正軍,三日一番上,下直歸伍操練。衛所直廳六,守門二,守監四,守庫一,皆任老軍,月一更。

建文帝嗣位,置河北都司、湖廣行都司。文皇入立,皆罷之,而升燕山三護衛為親軍,並建文時所立孝陵衛,皆不隸五府。後諸陵設衛皆如之。移山西行都司所屬諸衛軍於北平,設衛屯種。永樂元年,罷北平都司,設留守行後軍都督府,遷大寧都司於保定。明年,更定衛所屯守軍士。臨邊險要者,守多於屯。在內平僻,或地雖險要而運輸難至者,皆屯多於守。七年,置調軍勘合,以勇、敢、鋒、銳、神、奇、精、壯、強、毅、克、勝、英、雄、威、猛十六字,編百號。制敕調軍及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