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退回來,對著皇上道:“這是兒臣同謀士商議後,確定下來的修建渭水堤壩的計劃,十萬兩白銀的預算,終於夠了。”
寧王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都是亮極的,這不是因為他能逃過皇上的懲罰,而是因為能給國庫省下一大筆錢。
皇上徹底愣住了,翻開了手中的幾張紙,邊翻還邊笑著:“老九,你在說什麼笑話?那麼大的一個工程,十萬兩白銀怎麼……”
他現在已經瀏覽到了後面,說話的聲音也小了起來,最後眼神中滿是驚豔。“這……大周竟然還有這等奇人?雖然你這些想法是驚世駭人了一點,但是說不定真的可行!原來堤壩還能這麼修建,真是太好了!”
皇上已經一改剛剛不相信的樣子,捧著那幾張紙,激動的手都在抖。
自己本來就是想要為難這個兒子,哪裡想到,他竟然找到了這麼好的破解之法!
“這是你從哪裡請來的能人?下次帶到宮中來,讓朕見一見!”皇上越說越激動,甚至還站了起來,盯著寧王的目光,就恨不得現在就見到這個人一般。
寧王聽到這話,重新跪在了地上,讓外面的太監,捧進來了一個盒子,之後他將那盒子抱在懷中,保持跪在地上的姿勢開啟。
寧王親自捧高了盒子,這樣的角度,可以讓皇上將裡面的東西都看清楚。
皇上發現那裡面竟然是凌亂的指印和人名的時候,露出了疑惑的目光。
寧王對著皇上道:“父皇,這次負責修建堤壩的人叫鬼月,並不是工部的人,而是相府庶小姐從民間尋來的能人,還有兒臣手中的盒子,這裡面都是京城周邊村民的名字,那些不會寫字的,便都印上了手印。他們想讓兒臣代為轉達,這次剷除了山賊,錦玉小姐功不可沒,這份千人狀,是他們表達感激的表現,是他們希望父皇可以嘉獎元錦玉,而不是懲罰她的請求!還請父皇一閱!”
說罷,寧王就這麼捧著盒子,對皇上磕了一個頭。這次的事情,他不知道希望能有多大,但是哪怕是再渺小,他也會去做。
為了元錦玉,不管做什麼,他都毫無怨言。
而他相信,不管是誰,看到了這份千人狀,都會被震撼到,更不用說是皇上。
他已經年邁,見到百姓齊心為了一個相府庶小姐求情,怎麼會不震驚?
示意太監將那盒子捧過來,皇上一頁頁的翻著。上面的字大部分都是難看的,不過寫得卻極用心,甚至那指印,還有小孩子的。
皇上看到這些指印,甚至都能想到,當時的村民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怎樣虔誠的眼神,寫下了這一個又一個名字。
等到皇上放下那些紙張的時候,眼圈都不由得紅了。最終,他才笑著對寧王道:“朕本就沒想過要罰那相府的庶小姐,不過現在看來,朕需要在聖旨上再加些什麼了。”
231。第231章 親他一口(150月票加更)
關於怎樣處置元錦玉這件事,皇上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朝堂中那些人的步步緊逼,皇后的跪地求情,沈貴妃遊說大臣和朝中命婦聯名上書的事情,他都看在眼裡,卻並未制止。
退一步說,皇上並不覺得她們有什麼錯。元錦玉是相府庶小姐,被敗壞了名聲,接受懲罰是應該的。只不過他們口口聲聲說處死元錦玉,便有些太過分了。
剿滅山賊,皇上深知元錦玉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怎樣堵住朝中大臣的口,又不傷了元錦玉,這便是皇上近來思考的問題。
元修儀的一番話算是點醒了他,自己貴為天子,難不成還連一個小小的庶女都護不了。
至於早朝之前擬定的聖旨,便是對元錦玉的一番獎勵。可是在朝堂上對相爺發火,只因相爺將自己想成了黑白不分的人,口口聲聲說要將元錦玉送走,並且為了元繡玉一直在求情。
元繡玉是他的女兒,元錦玉難不成就不是了麼?若是沒有元錦玉,他的嫡女,還有命活?
皇上臉色鐵青的對他說要頒旨,指的是要封賞元錦玉,而被丞相誤解成了要解除元繡玉的婚事,所以那丞相回到府中後,才帶著他那個不成器的正妻鬧了起來。
現在皇上看到了這上千人的聯名上書,明明只是名字和指印,幾張紙卻讓他覺得重若千斤。這份感激之情,僅封賞些東西,是完全不夠了。所以皇上又讓人在聖旨上加了那縣主之位,一同讓太監到丞相府頒旨。
至於太監誤會皇上是要懲罰元錦玉,則是皇上故意那麼表現的。那太監是皇后的人,皇上礙於皇后的面子,才沒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