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代表其他幾個王府不動。
最先行動的,竟然是慕林。
他本來是幾個王爺中最不起眼的,其實聽說官鹽出問題,他也幫不上什麼忙,但是這般的焦急,他於心不忍,就把自己府中之前囤的鹽,拿出來了一部分,給了這些百姓。
登時,慕林的事蹟,就傳遍了京城。
慕翎在府中聽著丁燕的彙報,臉色鐵青。
他們故意傳播有毒的事情,就是希望能把百姓給逼到絕路,再伸以援手。
早在很久前,慕翎就已經囤了很多的糧食,他計劃的是很好,百姓手中沒有閒錢了,還不信任官鹽,他剛好能站出來,開倉放糧。
“這個慕林,真是壞我的事。”慕翎重重地嘆了口氣。吩咐丁燕:“告訴咱們的人,也可以不用等了,今日不是有不少百姓圍過來麼?開倉放糧吧。”
丁燕覺得慕林那就是優柔寡斷,小孩子行徑。他就算是想接濟百姓,一個剛立府沒多久的王爺,能做什麼?
更何況,他都要成親了,把自己囤的鹽都給了百姓,是準備婚禮那天,讓賓客們都吃沒有味道的菜麼?
於是丁燕心中也憋著火氣:“王爺,這件事屬下一定會安排好的。不過在開倉之前,王爺是不是要出府見一見那些百姓?”
這一點,慕翎也想到了。
總不能做了好事,還不讓百姓知曉。
於是他走出了府門,一掃之前臉上的陰鬱,很是誠懇同這些百姓們說:“大家的心情,本王理解,想必父皇把這件事交給蔣府去查,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新一批的官鹽已經到了,朝廷一定會嚴格掌控,不漲價太多。”
有百姓卻質疑:“瑞王殿下,雖然官鹽已經到了,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還有毒呢?我們根本就不敢用!”
慕翎思索了一下,說:“既然如此,不如本王先用一段時日,然後再給你們答覆。”
百姓譁然。這位王爺,沒想到能為了他們犧牲這麼多!
而更籠絡人心的,還在後面呢。
慕翎找來了府中的管事,同這些百姓說:“之前米麵的物價抬高,估計很多人都買不起糧食了,本王的府中囤了些糧,就按照之前的價格給你們。”
百姓們簡直都快喜極而泣。以前的價錢比現在便宜太多了,他們這些人家,總算是能吃上飯了!
百姓的心很容易猜,他們不在乎這天下是誰得了,只要能讓他們吃飽肚子,穿暖衣服,就足夠了。
而慕翎這一招,顯然是要比慕林的要高明多了,百姓們聽說這裡有便宜的糧食買,都拖家帶口地過來排隊。
出了這事,孫大人見到慕林,還長吁短嘆的。
“你是好心,結果卻是給別人做了嫁衣。”現在城中,還能有多少人記著慕林的好?他手頭肯定沒有那麼多糧食,想學著慕翎放糧都不成。
不過慕林顯然要淡然許多,他對孫大人只道:“本王給百姓們鹽,是問心無愧,並不想從他們身上算計到什麼。本王也不想評判,皇兄做的是對還是錯。既然我們不是一路人,本王並不希望和他相提並論。”
,在慕林心中,還是對慕翎的行為有些不恥的。
孫大人想想慕林的話,也有道理,終是沒再說什麼。
本書來自/book/html/22/22263/
第1413章 放他一馬(打賞加更7)
孫大人當初同意讓自己的女兒同慕林定親,很大一方面,就是因為欣賞這位皇子。
慕林雖然年輕,卻很有主見,遇事沉著冷靜,頗有慕澤的幾分風采。
高位者,最稀有的不是雄圖大略,而是那一份仁愛之心。
所以後來,他還表示了對慕林的支援。
慕林幫助那些百姓,確實是盡他所能,但慕翎發起了行動後,不少觀望的人,猜測慕林也會繼續拿出更多的鹽來分發給百姓時,他竟然收手了。
孫大人之後還問過他,這些王爺的行為,百姓們都是看在眼中的,他說不定也能贏得一個好名聲,這麼好的機會,他怎麼不把握好。
誰知道,慕林只是看著他,很是誠懇地回答:“孫大人,本王不比皇兄那樣財大氣粗,本王馬上就要迎娶王妃了。“
言下之意,就是他哪怕再想幫助那些百姓,也要量力而行。
好名聲得了又怎樣,讓孫梓珊跟著自己和西北風嗎……
一時間,孫大人對慕林的印象更好了。
……